10年,歷史長河中的倏忽一瞬。這一瞬的10年,凝就了永恒的輝煌。中國人以科學的態度、昂揚的精神、堅忍的付出,一步一個腳印地改變著國家面貌,書寫著人類奇跡。
數字勾勒不出太多的細節,卻能描摹出10年奮斗的印記。10.7%、9.9%、3.9%,這鐫刻在時間坐標上的3個數字,分別是中國GDP近10年、改革開放30余年以及世界經濟近10年的年均增速。在數字的輝映下,中國前進的每一步歷歷在目。
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當這個擁有世界1/5人口、起步并不早、負擔并不輕的泱泱大國,反復閃耀在世界的聚光燈下時,引來諸多贊嘆,也引發更多好奇。
人們好奇的是,究竟是怎樣的力量,讓中國在這10年獲得了如此巨大的發展,迸發出如此強大且勢不可擋的發展活力?
答案顯而易見,科學發展觀正是諸多力量的源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如同擎著一盞明燈,帶領人們趟激流、越險灘,在改革的深水區從容不迫、處變不驚。
有怎樣的觀念指引,就會有怎樣的生動實踐。
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中國共產黨用10年時間,以科學發展的碩果,做大了公共財政的“蛋糕”。2011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躍上10萬億臺階,同比增長25%。財力增長速度之快,歷史罕見。
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中國共產黨用10年時間,以執政為民的理念,加快了改善民生的步伐。2011年,全國公共財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超過7萬億元,占總支出的近七成。民生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聲明:本站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交流與學習。如轉載的內容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