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踏入臨澧縣望城鄉石柏村裴家組,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綠油油的油茶樹,魚塘里,魚兒快活地游來游去,養殖場里,成群的雞爭先恐后地啄食,好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而這一系列產業的幕后都是一個女人在打點,那個人就是石柏村的楊臘英。她1973年9月出生,是同歡水庫后扶移民,早年高中畢業外出務工。由于自己能吃苦耐勞,誠實守信,處處受到老板、經理們的賞識,十幾年下來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楊臘英深深地感受到在外打工只能自己致富,永遠不能帶動家鄉人致富,隨著家鄉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楊臘英敏銳地發現農村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農業具有光輝的前景。經過一番思考,2009年,楊臘英毅然決定辭工回家創業。她利用政府支持土地轉型承包方式的政策,花了20多萬元租賃將近200畝山地進行開發,種植高產油茶,6年后,每畝可收入3000元,年獲利可達40萬元。她看到村里近20畝魚塘由于養殖條件不佳無人問津,她大膽地與村負責人聯系,承包之后進行深挖改造,投資近10萬元,放養近10萬尾魚苗。現在,她又投資50多萬元創辦了一個蛋雞養殖廠,養有5萬只蛋雞,每年收入近10萬元。
幾年來,楊臘英和丈夫吃住在山上,整天圍著魚場、雞場、樹林轉,喂食、防疫,一路灑下了無數汗水。為了種好地、養好雞,楊臘英到處拜師學藝,查閱資料、觀看知識講座,同時,在移民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加強培訓,爭取小額擔保貸款。目前,她的產業園擁有員工10人,還帶動周邊不少農戶發展種養業,共同發家致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楊臘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吃水不忘挖井人,楊臘英發達后,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和曾經給與她幫助的人,時時不忘回報他們,每年她都無償提供捐助上萬元。
隨著政府對移民創業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楊臘英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她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聲明:本站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交流與學習。如轉載的內容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