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確保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近日在京隆重舉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邊振甲副局長在會上表示,目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基本框架已經形成,下一步將全面落實餐飲安全責任,并且堅持風險治理理念,深入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風險排查。
完善監管制度體系 加快探索機制創新
近年來,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尤其是在學校、旅游景區等餐飲單位。食品安全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承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是食品安全鏈條中的最后一個把關環節,因此對食品安全問題格外重視。
邊振甲表示,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進一步完善了監管制度體系。2012年,結合監管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已經出臺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餐飲安全操作規范、監督抽驗工作規范、監督績效考核辦法、責任約談制度、重大活動監管規范、采購索證索票等多項監督制度的基礎上,又制訂了量化分級管理,加強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加強和創新餐飲安全社會監督。
目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基本框架已經形成,監管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
面對新的監管形勢和監管要求,邊振甲稱,只有加快探索機制創新,才能推動責任落實和監管效能的提升。“去年對全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的績效考核就是機制創新的典型例子,可以更好地體現各地監管能力建設、工作部署落實、監管制度創新、監管工作成效”。
在談到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時,他表示,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狀況的動態等級評定,并最終形成年度等級劃分,也能夠使消費者更好地了解餐飲服務單位的質量和水平。“目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工作機制,完善監管的網絡已初步建成,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動力與壓力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已經形成”。
堅持風險治理 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風險排查
邊振甲說,今年以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旅游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以餐飲服務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鮮肉和肉制品為重點品種,展開了各項檢查和治理活動。
目前,學校食堂和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食品原料采購管理進一步規范。“今年,餐飲服務環節沒有發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形勢應該說保持穩中向好,這都要歸功于監管部門風險排查的長效機制,切實強化了食品安全管理員的配備”。邊振甲說。
據邊振甲介紹,為引導公眾樹立科學飲食、健康飲食的觀念,進一步增強餐飲企業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法治意識,有關部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現在已連續三年舉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在組織開展第三屆全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同時,加大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力度,促進餐飲服務提供者知法、守法、依法經營。
在談及未來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工作規劃時,邊振甲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監管工作格局,全面落實餐飲安全責任,并且堅持風險治理理念,深入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風險排查。其次,深化專項整治,努力破解社會關注的突出問題。最后,加強監管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聲明:本站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交流與學習。如轉載的內容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