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近日出臺推進“三品”持續健康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規范認證與長效監管工作,并納入常規督查考核范疇。
近年來,江蘇把發展“三品”作為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和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來抓,從黨委政府、農業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三個層面出臺三個考核指標體系。到2011年,江蘇“三品”有效數已達13459個,總量全國第一,“三品”基地面積5379.6萬畝,占耕地面積76.5%,居全國領先水平。
省農委主任吳沛良說,從傳統的注重單個產品認證到重點將“三品”發展與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示范園區,標準化示范縣創建等活動有機結合,推進產品與基地共建,江蘇的“三品”認證重心有了新的提升。
據了解,2011年,江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園區認證工作,9個園藝場分別獲得獎補資金10萬元,新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3個,面積達424萬畝,打造了丘陵區、濕地、平原區3個不同類型的有機農業示范基地,每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區獲補30萬 ̄50萬元。
為改變“三品”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認證,輕監管”偏向,江蘇把“三品”納入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例行監測、執法抽查、風險評估監測范圍,各縣(市、區)均建有“三品”工作機構,不定期地對生產基地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三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巡查和抽檢,對發現的不合格“三品”農產品實行通報和退出機制。省農委副主任李俊超說,提升農產品“三品”的市場公信力,實現“三品”生產與理論“三品”標準相吻合,必須建立“三品”全程證后跟蹤監管長效機制。江蘇正研究設計全省范圍內的“三品”質量可追溯平臺,探索建立質量風險評估與預警制度,力爭率先在全國實現“三品”可追溯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