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建設“陽光政府”再推新舉措:創立市政府領導定期新聞發布會制度。廣州市長陳建華25日下午率先登場面見媒體。他透露,今年橫渡珠江活動,廣、佛、肇、清四市共同參與。
廣州繼建立市政府常務會議即時新聞發布制度,再推政務公開新招,自本月起,每月將安排1 名市政府領導擔任新聞發布會主發布人,發布有關信息并現場回答記者提問。廣州市長陳建華今天下午率先登場,以“新型城市化中的生態建設”為主題,答境內外記者提問。
陳建華解讀新型城市化核心是五個“更加”: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空間、發展動力,更注重體制創新。在近90分鐘時間里,陳建華回答13個問題,幾乎都圍繞著環境治理展開。
每年七月都將在廣州舉行橫渡珠江活動,以喚起全民保護母親河的環保意識。陳建華表示,隨著工業化進程推進,珠江水質一度六類重污染,經過全市上下10多年的努力,珠江廣州段水質從六類改善至四類水,部分水域有時可達到三類水,重游珠江成為現實。連續舉辦6年的橫渡珠江活動,從廣州市長率市民渡江發展到廣(州)佛(山)市長帶頭同游珠江。而今年的橫渡珠江活動,將由廣州、佛山、肇慶、清遠四市共同參與,表達同飲珠江水、共愛母親河、共同治理珠江的決心。
陳建華笑稱,不管有多困難,我今年一定要學好游泳,力爭下水一游。
對于垃圾處理涉及民眾意見分歧的垃圾焚燒廠建設,陳建華認為,觀念要更新、管理要跟上、宣傳要到位。
陳建華說,解決垃圾圍城問題,首先要有先進的環保資源循環經濟的理念,建立起利用垃圾分類實現源頭減量、回收再利用,到生化處理、焚燒發電、最后無害化填埋的技術處理路線。要通過宣傳科學知識,讓公眾理解我們有成熟技術能做好也必須解決好“垃圾圍城”問題。
據悉,今年底前,廣州將增設28個PM2.5監測點。陳建華稱,分三步治理PM2.5:擴大監測面、分析構成來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他指出,工業企業高能耗和汽車尾氣占據產出源的80%左右,餐飲業油煙占約10%,未來將針對這三樣指標制定一系列措施予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