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倫敦肯辛頓廣場(Kensington Square)一棵櫻桃樹下的陰涼里,一面藍色的匾額告訴我面前這幢5層高的喬治亞時代磚結構樓房正是愛德華•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的故居所在,他的一些拉菲爾前派杰作便是在這里誕生的。
這所物業(yè)位于辭典編撰者皮特•馬克•羅杰(Peter Mark Roget)和名醫(yī)約翰•西蒙(John Simon)的故居之間。在廣場的另一邊與之遙遙相對的,是《耶路撒冷》的曲作者休伯特•帕里(Hubert Parry)和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的老宅。
然而,如今只有超級富豪才能在這片如田園詩般美麗的西倫敦街區(qū)擁有產(chǎn)業(yè)——包括黃鈴玳爵士夫人(Linda Wong Davies),這位慈善家在這里已經(jīng)居住有22個年頭了。
在我們約定的采訪時間過去40分鐘之后,她終于走進了位于一層的客廳,后面跟著她的化妝師和兩位助理。“我的管家病了。一團糟。”她說著,然后遞上了一張名片——中國的社交習慣。
現(xiàn)年五十出頭的黃鈴玳,在新加坡出生,馬來西亞長大,并在加利福尼亞一間氛圍寬松的藝術學院密爾斯學院(Mills College)接受教育。“我父親認為他將我送到了一間優(yōu)雅的女子學校,但實際上這里相當激進。當然,我沒有告訴過他,因為我根本就不想回家。”完成學業(yè)之后她回到了馬來西亞,遇到了之后的丈夫,企業(yè)家大衛(wèi)•戴斯爵士(Sir David Davies)。這對夫婦有三個孩子(最小的孩子現(xiàn)年15歲,與母親生活在此地),但于5年前離婚了。
2007年她建立了自己的慈善信托,以紀念父親,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大亨,旨在“將當代中國帶入英國公眾視野”,反之亦然。這是一件會讓人忙得不可開交的愛好。2008年,拿督黃紀達基金會(KT Wong Foundation )委托藝術家邵帆為切爾西花展(RHS Chelsea Flower Show)設計了一座花園,盡管他此前完全沒有園藝方面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