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批金融生態城市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海西州格爾木市被授予“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稱號。近年來,在格爾木市各部門、各單位的高度重視下,在各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搭建互利共贏平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等措施,全市經濟基礎、信用環境、中介服務、金融發展、盈利能力、風險狀況等指標持續向好,金融生態加快改善,金融運行質量顯著提高。
一、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近年來,全市累計投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資金逾20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30.51平方公里,城市服務功能逐步完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05.69億元,同比增長16.6%,完成工業增加值147.19億元,同比增長18.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7.28億元,同比增長36.4%,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5億元,同比增長20.6%,完成地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17.2%,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73億元,同比增長2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8.8元,同比增長13.8%,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8665.38元,同比增長20%。不斷推行政務公開,全市共有28個部門、230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理,有效簡化審批環節、優化發展環境。
二、大力培育特色產業,F已初步形成以鹽化、石化、冶金、新能源和特色輕工業等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2011年,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5.9%。目前,全市正在全面實施“338”戰略,在“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加快建設三個樞紐、三個中心和八個基地!笆濉蹦,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6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450億元,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特色產業的不斷壯大,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農戶電子檔案2136戶,評定信用戶715戶、信用村5個、信用鄉1個,分別占到貸款農戶、行政村和鄉鎮的44%、11.9%和25%。加強企業資信狀況調查,共為912家企業辦理貸款卡,其中中小企業409戶,83戶進入中小企業檔案庫,獲得銀行信貸支持45.73億元。全面完成八家城市信用社撤銷清算工作,有效促進全市經濟、金融的穩定和繁榮。2011年,全市金融類勝訴執行案件6件,金融勝訴案件執結率達100%,法定執行期限內執結率保持在95%以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4%以下。
四、搭建互利共贏平臺。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召開政銀企座談會、金融考核表彰會等方式,積極搭建合作平臺。深入開展“金融服務提升年”活動,推行“一行一品”、“一行一品一特色”模式,不斷擴寬金融機構服務領域。2011年,全市8家銀行和21家企業通過政銀企座談會,現場簽訂銀企合作項目24個,協議總金額63.7億元。全市金融機構總資產達246.54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47.61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61.53億元,全年實現利潤4.1億元,占全州金融機構利潤總額的83.67%。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4.8億元,較年初增長27.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11.05億元,較年初增長49.52億元。
五、全面深化金融改革。著力加快農村信用聯社改革,全市農村信用聯社經營規模穩步擴大,資產總額、存款、貸款、股本金等多項經營指標較統一法人改革前成倍數增長,累計實現收入8572萬元,消化歷年虧損掛賬等歷史包袱1769萬元,計提各類資產風險撥備1394萬元,撥備覆蓋率達218%,較統一法人改革初期增長14倍,信貸投放總量顯著增加,累計投放各類貸款15.92億元,辦理票據貼現14.78億元。今年9月,格爾木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籌建申請獲中國銀監會批準,成為全省繼西寧農商行之后第二家成功改制的農商行,標志著格爾木農村信用聯社將成功改制轉型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促進全市金融體制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