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色生活 >> 綠色消費 >> 瀏覽文章
鶴城人愿意身體力行踐行低碳生活
時間: 2012年11月30日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 佚名
 

近年來,由于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影響。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導向。一時間,環保話題、低碳經濟逐漸被重視和提倡,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地改變著固有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來達到低碳生活的目的。

    這里,我們所說的低碳生活,是指人們在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達到延緩生態環境惡化的目的。為了解我市市區居民對低碳生活的態度及踐行情況,日前,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對300名城市居民開展了專題調查。

 “你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創造綠色地球?愿不愿意改變生活方式來適應低碳生活?”當問題一一擺在人們面前時,超過八成的鶴城人態度堅定,“我愿意!”

可喜的是,調查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我市市民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度較高,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步形成。調查中,七成市民知道低碳及與低碳相關的概念,70.3%的受訪者對低碳的概念有所了解。從個人層面上來看,“低碳生活方式”要從生活細節展開,選擇能耗相對較低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調查顯示,對低碳生活與個人關系的回答中,被調查者中有67.3%認為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通過采取節電、節水、適度消費、減少浪費等生活習慣來踐行低碳生活。有90.3%的被調查者家庭曾經購買過節能環保型電器;86%被調查者在日常出行時一般會選擇步行、自行車或公共交通工具;77.7%被調查者在購物時會使用環保購物袋;51%被調查者在日常消費中會有計劃地購物;49.7%被調查者在日常生活中會注意節約用水;38.7%被調查者會在不用電時及時關閉電源。

調查中,有超過八成的居民愿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適應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低碳生活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關系到每個人及其子孫后代的切身利益。對緩解當前能源緊張的矛盾、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軌和社會的和諧穩定來說,都不失為是明智的美善之舉。當受訪者被問到對當前大力倡導的低碳生活持什么樣的態度時,有90.3%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支持。對是否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動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有85.7%的被調查者肯定自己已經或多或少在踐行屬于低碳的行為方式,并表示今后樂于身體力行去達到或更接近低碳的標準。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精神追求的不斷提高,消費對象和消費方式也表現出日新月異和形式多樣。調查中也發現,市民實際生活與真正的低碳生活要求尚有差距,市民低碳行為習慣尚需進一步加強。當前,市民不低碳的消費方式首先表現在過度消費,即超出個人當前支付能力所進行的消費;其次是身份消費,即喜歡用消費能力來標榜與眾不同,甚至是人格尊卑;第三是近些年來風靡國內的奢侈品消費;第四是市民的家庭設備也呈現出高碳化趨勢。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9月份,我市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平均擁有空調11.17臺、彩電106.24臺、汽車6.24臺。而在無意識中造成的高碳現象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宣傳,引導市民提高相關知識的認知度。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空調過濾器臟了會浪費10%左右的電能,冰箱霜厚在10毫米會增加耗能30%這類電能浪費的知識。如果多數人不注意節約,千家萬戶累積起來就會形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本次調查發現,市民常見的無意識高碳現象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飲食結構為多吃肉、少吃菜,購買了較多平時不穿的衣服,水資源浪費,點菜不注意分量,在外就餐從不打包,電腦掛機,紙浪費,在餐館使用一次性筷子,過度使用空調,出行不離汽車等。

 

聲明:本站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交流與學習。如轉載的內容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莫言:獎金買房子是玩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