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50億元的湖南省湘潭市昭山景區提質改造項目11月26日在此間舉行奠基典禮。提質改造項目計劃用五年時間,將昭山風景區及周邊片區打造成為一個集生態、文化、旅游、宗教、休閑、商務、居住于一體的國家級生態旅游度假區,使其成為新瀟湘“山市晴嵐”。
“山市晴嵐”是古“瀟湘八景”之一。北宋畫家米蒂的傳世名作《山市晴嵐圖》,將雨后初晴的美麗昭山定格于畫卷,昭山也因此名揚四海。如今的昭山綠意蔥蘢,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綠心”,湖南“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五大示范區之一。
2011年12月19日,上海惠天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昭山示范區管委會簽訂了《昭山風景區提質改造及周邊片區整體開發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并于2012年1月正式啟動提質改造項目的整體運作與推進。
據介紹,提質改造項目占地面積219公頃,核心景區144公頃,旅游配套區74公頃。規劃分為一心三區,一帶兩軸。一心:是湘潭旅游綜合服務中心;三區:是“清心梵音”昭山人文游憩區、“書畫流芳”文化休閑旅居區、“天下晴嵐”國際生態商務區;一帶:為湘江風光帶;兩軸:為芙蓉大道和昭云景觀大道。
建設方表示,規劃整合了昭山核心景區內原有景點,重組游覽線路,增加了游客的體驗性;重點營造兩型文化廣場—綠心音樂噴泉、萬佛聽鐘、昭山古寺、湖湘文化長廊、“桃林花雨”等五大核心景點。
昭山示范區管委會主任楊曉軍表示,昭山景區提質改造項目對“兩型社會”的建設、長株潭生態“綠心”的提質有很大的引導價值與意義,楊曉軍希望參建單位確保按質按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將昭山打造成為全國5A級旅游勝地,使這座文化名山重新煥發溢彩,成為湘江之畔的一顆耀眼明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