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西線采訪團來到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通校車已練就一身“精鋼鐵骨”,用“安全、可靠、節能、舒適”織就的“金鐘罩”為學童的上學路撐起一片片“保護傘”,而中通客車也走上了節能和新能源研發的“二次創業”之路。
精鋼鐵骨“金鐘罩”,校車成了“保護傘”
“這就是大鼻子校車啊,我還是第一次見!”14日下午,采訪團記者們剛剛來到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便被一排排暖黃色的校車所吸引。長長的鼻子、暖黃色的車身,背著書包手拉手前行的卡通人物印在汽車的兩側,車廂內是一排排引著維尼熊的綠色座椅,每一個座位都配備了安全帶,眼前這輛車這就是中通客車潛心研發的專用校車。
“美國校車可以跟悍馬一試高低,中國校車難道就沒有高性能的嗎?”工作人員在現場介紹說,近年來,學童安全事故頻發,悲痛之余,客車行業也認真思索,力求打造出能夠代表中國實力的高標準校車,為孩子們求學保駕護航。
“可以說每一輛車都是用我們的高新技術武裝起來的,比如汽車前后都安裝了高強度的防撞梁,兩側也都安裝了側翻梁,還有汽車內部有我們自主研發的中聯智通3G監督系統,可以對司機、孩子的舉動進行傳承監控,隨時調取。”中通汽車工業集團校車項目組的項目經理張躍進告訴記者,作為客車行業的大企業,中通客車憑借40年專業研發和生產客車的深厚積淀,借鑒美國校車設計理念,每一輛通向市場的校車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各項性能完全達到或者優于國家標準。
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去年12月13日,中通客車啟動“萬輛校車進校園”規劃,計劃2—3年內在全國完成一萬輛校車推廣,用最嚴格的標準,最安全的設計,為祖國的花朵撐起安全的保護傘。截至目前,中通校車已在山東、江蘇、甘肅、廣東等地實現銷售超過1500臺。
新能源開拓新天地,汽車變成“流動醫院”
除了令人贊不絕口的高性能校車,在中通汽車工業集團的院內,還停靠著各種型號、各種用途的新產品,有垃圾處理車、軍用體檢車、多功能急救車、新能源公交車……,在眾多新型產品中,有一輛被稱作“流動醫院”的汽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從外面看,它與普通的長途客車并無差別,但進入車廂內映入記者眼簾的則是牙科床、胸透室、聽力檢測室、血液檢測和尿液檢測設備等等醫療器械。
“有了這輛車,拉上一位專家就能當醫院了。”中通汽車工業集團技術中心劉成斌告訴記者,這輛汽車采用新能源動力驅動,可供所有設備同事運轉。目前這樣的“流動醫院”已經遍布全國多個省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雙輪驅動”的不斷推進,傳統工業企業也在加緊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作為客車行業,以節能產品和新能源研發應用為代表的創新能力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在經歷了40年的發展之后,中通客車也面臨著新形勢下的“二次創業”。
據介紹,中通客車是唯一一家承擔國家十一五“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即“串聯混合動力客車產品開發”和“奧運用純電動客車整車研發”項目的企業,對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
“目前,中通已經具備了‘二次創業’的條件和基礎。”公司董事長李海平這樣說,“十二五”末,公司整體市場占有率達10%以上,海外及新能源市場占有率均要達到10%,。新能源客車占自身銷量的1/3,達到7千輛的規模,為區域經濟發展和客車產業轉型升級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