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一度是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朱家村環境衛生的寫照。如今的朱家村,大街小巷干凈整潔,農家小院井然有序,健身廣場人頭攢動、文娛活動異彩紛呈……這得益于東營區開展的鄉村文明行動。
去年以來,東營區先后投入8580余萬元用于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還對重點村居統一供苗、連片綠化,共植樹35.6萬株,襯砌花池3200平方米,建成村莊小公園5處。在農村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聘用保潔人員710多人,保潔率達100%。推行“戶集、村(居)收、鎮運、區中轉處理”的生活垃圾“一條龍”處理模式,建成小型移動式垃圾轉運站9座,垃圾收集池196個,農村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東營區在鄉村文明行動中建立健全了“財政補貼、單位幫扶、鎮街撥付、社會籌集和村集體投入相結合”的投入機制,區政府撥付400萬元啟動資金,出臺了驗收標準和獎勵政策。整合各方資源,創新區直單位幫扶、下派“第一書記”幫扶等多種形式助推“鄉村文明行動”。今年以來,106名“第一書記”重點幫助解決在農村經濟、村容村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已累計協助爭取幫扶資金、物資折合1600余萬元。
文化惠民是該區開展鄉村文明行動的又一著力點。他們加強對農村優秀民間文化資源的發掘、保護和傳承,打好特色文化品牌,今年以來,相繼開展了第五屆呂劇藝術周、莊戶劇團百場巡演、牛莊鎮秧歌比賽等活動,大杜村已連續舉辦九屆“呂劇春晚”,并將呂劇文化和楹聯藝術結合,建成了呂劇楹聯一條街。東營區文體廣新局局長蘇詠霖介紹說:“近年來,我們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文明行動,建成了201處文化大院、124處農家書屋、234處農民健身工程,覆蓋區、鎮、村三級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經形成,群眾邁入了一刻鐘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