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色財經 >> 綠色園區 >> 瀏覽文章
濱州推進鄉村生態工程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時間: 2012年12月31日 來源:濱州日報 作者: 祖傳軍
 

 

    作為新階段林水會戰的重要內容,鄉村生態示范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優化農村環境、提升農民素質、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最終目的落腳到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加快增收上,進而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新一輪林水會戰打響以來,全市上下強化措施,扎實推進生態文明村創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總抓手,建立了市級領導包縣區、部門幫扶、定期通報、申報驗收的推進機制。各縣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

  統籌規劃,完善機制,構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鄉村新風貌

  創造鄉村優美環境,構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鄉村新風貌,是鄉村生態示范工程的基本要求。在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工作中,各級堅持規劃先行,既強調規劃的長遠性、前瞻性,又充分考慮規劃的特色性,體現鄉村特點,努力實現一批村莊上水平、一批村莊上臺階、一批村莊變面貌。各縣區結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所有村莊進行合理規劃,力爭做到一步規劃到位,分步推進落實

  農村環境整治,突擊搞一下容易,長期保持下去非常困難。因此,鄉村生態示范工程著重在管理規范化、運作市場化、隊伍專業化、機制長效化方面尋求突破。各級在完善長效機制上下工夫,努力做到五個一,即:有一支精干的村莊保潔員隊伍,有一套完善的環衛保潔管理制度,有一套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的教育辦法,有一套必備的垃圾收集、處理設施,有一套過硬的農村垃圾處理督查和獎懲辦法,從根本上防止臟亂差狀況反彈。截至11月底,全市農村環境整治已清理三大堆”5737處,設立垃圾處理場所70處,村莊植樹15.4萬株,新修、改造道路16.7萬平方米,建設活動場地4.1萬平方米,安置路燈1197盞。一大批農村呈現出基礎設施完善、農村社會文明、村容整潔有序的新面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幸福指數顯著提高,對黨委政府的滿意率不斷攀升。

  加快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為生態鄉村建設注入持久動力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與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功不可沒。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投入整治資金1.48億元,其中,各縣區投入9319.3萬元,市、縣(區)直幫扶部門到位資金達到5478萬元。各幫扶部門、單位積極行動,主動對接,為生態文明村幫扶工作快起步、快落實、快見效奠定了基礎。然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生態文明村建設最終還需村居自身實力的增長。進一步加快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必須依靠發展現代農業。

  從濱州市情況看,雖然是農業大市,但不是農業強市,粗放式發展的現狀依然沒有根本改變。生產投入高,質量效益低,已不能適應科學發展、追趕超越的需要,滿足不了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下一步,鄉村生態示范工程將不斷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新品種的研發,搞好特色基地和優良品種培育,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傳統農業。一方面全力打造中國農業物聯網中心,把物聯網技術盡快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加速形成農產品的現代流通和營銷體系。另一方面積極運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經營理念,以高端、高效為目標,以生態產品為基礎,發展既高效又生態的農業。為此,鄉村生態示范工程將進一步加快各高效生態農業園區的規模膨脹和功能提升,推動高效生態發展模式在農業領域由拓展。通過在特色化、規模化、信息化上下工夫,不斷強化名牌產品建設,提高濱州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加快增收致富腳步創造條件。

  積極培育新型農民,提升生態鄉村示范工程建設質量

  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動力。鄉村生態示范工程最終以改善民生為導向。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主體,農民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質,從根本上決定著生態文明村建設的質量。只有農民素質真正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會有持久活力和動力。

  應當看到,當前濱州市農民對市場經濟和新農村建設所要求的文化水平、創業能力還有較大差距,對農村方針政策認識不明確、不到位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因此,加快推進鄉村生態示范工程,必須把培育新型農民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農民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級采取教育、引導、規范等多種方式,循序漸進加快培育新型農民的步伐。有關部門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大規模開展教育培訓,尤其突出搞好文化知識、專業技術的培訓,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提高農民的致富水平、組織化程度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各縣區用足用活一事一議政策,引導農民通過捐款捐物、提供施工機械設備等方式,支持、配合、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建設美好家園,讓農民在親感身受中感到變化、得到實惠、受到教育,為生態文明村建設奠定基礎。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莫言:獎金買房子是玩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