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記者來到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育種繁育基地,在成果展示大棚內,“中壽11-3”及“中壽180”番茄新品種已掛果,紅彤彤的讓人垂涎欲滴。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中國農業大學壽光蔬菜研究院和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壽11-3’、‘中壽180’番茄,‘中壽12號’辣椒新品種的選育”項目已成功通過相關部門鑒定。這3個自主研發的蔬菜新品種,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進口品種水平,但種子價格遠低于同類型進口種子。
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副董事長丁俊洋告訴記者:“近年來,為響應壽光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蔬菜種業‘硅谷’的號召,集團注資1.5億元,組建了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投資2億多元組建了中國(壽光)蔬菜種業科技創新孵化器。壽光市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孵化器用于種業研發。目前,種業集團已在荷蘭與AXIA種子公司控股組建了蔬菜種子研究所,收購了荷蘭貝爾亨蔬菜育種農場,研發出了12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新品種,投放市場后很受菜農歡迎。下一步,將加速融合國際一流研發資源和設施,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其研究中心和國內院校展開定向研發合作,不斷打造自己的核心研發團隊,強力推進種業研發,打造農業核心競爭力。”
種業發展三步走線路
壽光被譽為“蔬菜生產聯合國”、“中國一號菜園子”,但蔬菜種子研發卻一直是軟肋。“目前,壽光有上千個蔬菜品種,其中70%是‘洋種子’。”丁俊洋說。
據悉,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是國家首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經營業務涵蓋蔬菜種苗繁育推廣、蔬菜種植、精深加工等整個蔬菜產業領域,目標是打造中國蔬菜全產業鏈行業領航者。
“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成功組建后,確立了購買已有成果、聯合定向研發、自主創新三步走戰略,以所屬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大宗蔬菜產業體系壽光綜合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壽光蔬菜研究院、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壽光蔬菜研發基地和山東設施蔬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平臺,投資2億多元組建了中國(壽光)蔬菜種業科技創新孵化器,設立了種質資源庫,建設分子與細胞工程、轉基因育種與組培4個實驗室……”正在蔬菜產業控股集團種業研發中心工作的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董甜博士告訴記者。
根據種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種業集團開展了廣泛的蔬菜種業合作。一是積極開展了國際間的合作研發,與荷蘭AXIA種子公司控股組建了蔬菜種子研究所,收購了荷蘭貝爾亨蔬菜育種農場,快速融合了國際一流研發資源和設施。二是有效整合了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大壽光研究院、國家大宗蔬菜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等人才資源和種質資源。三是聘請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農科院等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分別擔任育種研發課題組帶頭人。目前,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編博士和碩士已達30多人,聘請了12名國內外蔬菜育種專家為集團的戰略發展顧問,規劃和指導育種工作。
2012年9月27日,在種業集團的推動下,中荷兩國農業部在京簽署了共建壽光蔬菜示范園的協議;2012年12月7日,種業集團在荷蘭與阿克西亞蔬菜種業公司簽約合資成立“壽光中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業集團的國際合作邁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