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冷風刺骨。走進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毛家村的冬季大棚,一株株肥碩茁壯的芹菜青翠欲滴,惹人憐愛,村民們繁忙勞作的火熱場面與棚外的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照。
周村區王村鎮毛家村人口不足600人,沒有任何工業企業,村民們依靠出外打工和種田維持生計,少數村民種植蔬菜。為切實幫助群眾脫貧致富,2006年王村鎮結合毛家村地域特點在村里建立了蔬菜基地,幫助十幾戶村民建起了蔬菜大棚。但是蔬菜豐收出棚后,卻只能在村鎮附近的幾個市場零售,也賣不上什么價錢。有的群眾開始抱怨:“下了本錢、出了力,菜價還是上不去,搞蔬菜基地有啥用?”
群眾急、村里急、鎮上更急。經多方調研,鎮上協助村里成立了毛家村蔬菜合作社,讓村里的大棚蔬菜種植走上了統一規范的道路。合作社為各家各戶聯系供應種子、化肥和塑料薄膜,主動為菜農聯系銷路,解決了賣菜難問題;鎮上農業部門還定期邀請專家到農戶家里進行專業指導,提高蔬菜種植管理水平。毛家村群眾切身感受到,與以前的散戶經營相比,現在有了合作社統一規范的運作,既能保證蔬菜質量,又節約了成本、時間和勞動力,真是一舉多得。
通過合作經營,蔬菜種植規模擴大了,產量提高了,下一步就需要打響毛家蔬菜的知名度,讓村里的蔬菜走得更遠、賣得更好,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2011年4月鎮上為毛家村蔬菜基地申報了“無影山”牌綠色蔬菜商標;2012年8月國家工商總局批復“無影山”牌商標審批合格;2013年春季臨近,來毛家村訂購有機蔬菜的客商絡繹不絕……
毛家村書記王修齋見證了毛家村蔬菜從零散種植到建立蔬菜基地到建立蔬菜合作社再到擁有自己品牌的全過程。品牌就是競爭力,對毛家村的未來,他信心滿滿:“我們的菜有了自己的品牌,我們要讓毛家蔬菜賣到城里、賣到大超市里,把1元的蔬菜賣到2元、3元、5元甚至更高。”
現在王村鎮除了毛家村蔬菜合作社,還有食用菌合作社、竹柳合作社,下一步周村區王村鎮除了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打響“無影山”品牌,還將進一步發揮地域特色,優化農業產業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休閑觀光、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三個優質農業示范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讓群眾真真正正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