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聊城市積極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抓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經過積極爭取和專家實地考察論證,聊城市東阿縣洛神湖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級濕地公園,成為山東聊城唯一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這是東阿洛神湖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區后又一重大榮譽,在保護、恢復濕地生態,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保護意識,促進生態旅游、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增強文化品位,提升城區魅力。洛神湖濕地公園濕地面積156.8公頃,以維護濕地生態平衡、保護濕地生態功能和保證濕地生物的多樣性為出發點,以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為核心,在"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突出重點、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基礎上,嚴格保護現有濕地資源及自然風貌,并結合"阿膠養生""黃河生態""魚山梵唄""喜鵲吉祥""歷史民俗"等當地文化,集濕地生態文化展示、科研宣教、休閑健身功能為一體。二是改善生存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園內生態環境獨特,地勢多樣,魚鳥眾多,植被豐富,擁有維管植物6239種,各種脊椎動物252種,其中鳥類169種,形成了一個完整、穩定的生態系統,對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徑流、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洛神湖濕地生態系統、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三是提高水源水質,促進經濟發展。公園濕地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庫塘濕地,濕地水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依靠黃河水和經過處理后的凈化水補給,處理后的凈化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類排放標準,并在濕地內進行再次凈化,給當地漁業和農業生產補充了清潔水源,為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