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看來,被稱為改革派的郭樹清入主山東,通過改革創新推動山東省金融業提速發展,已是毫無懸念。但對此,也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以山東省現在的金融基礎,僅憑郭樹清一人之力很難打開局面。“金融政策都是上層制定,地方自主的權利很小。另一方面,金融行業法律法規的修改創新特別敏感,一不小心就會過線。這種框架下的創新,本身空間很小,難度十分大。”
然而,面對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山東,履職僅數月的郭樹清已然開始亮劍。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證監會前任主席、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履職山東后的第三個月,由其親自推出的山東金融業創新發展框架——《關于加快省內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已于7月19日討論完畢,并預計在近期公布。至此,業界關于郭樹清山東金融新政的所有猜想終于塵埃落定。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青島全球財富中心建設、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改革、民間借貸的疏堵管理體制均在其中。
今年3月,郭樹清任山東省代省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山東金融“號脈”。通過走訪全省的金融機構,郭樹清把山東金融業發展狀況摸了個門兒清。關于調研的一些細節,某金融機構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郭省長此行并不是明察,而是暗訪,既沒有提前打招呼,也沒有聯系當地機構負責人,而是自行前來,親身體驗。”6月5日,郭樹清全票當選山東省省長,這位“懂行”的省長,讓山東省整個金融系統上下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
“郭樹清來到山東,大家是懷著敬意和期待的,包括分管省長、政府秘書長、各市分管金融辦的市長、金融辦,以及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山東省齊魯銀行的一名高管向《中國經濟周刊》坦承。“過去是做好了方案,請領導拍板決定,現在是領導出題目,我們努力完成,天天有忙不完的事。”提起郭樹清來了之后工作的變化,一位省金融辦的官員深有感觸地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郭省長來了以后,山東金融工作引起了更多的關注,以前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會議,金融辦也就是參與一下,并不作為重點,但是現在,連續開兩次會,都讓金融辦代表發言。”
郭樹清的到來對于以“大象經濟”著稱的山東省來說有著不尋常的意義:山東經濟總量很大,但金融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強。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山東省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江蘇,但山東省金融業增加值只有2018億元,僅占生產總值的4%。北京市GDP總量僅有山東的1/3,但是金融增加值比山東足足多出1/3。
從結構來看,山東金融業也不夠合理。銀行業比重過高,其資產占到金融業總資產的94%;保險業和證券業僅各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