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臨淄區鳳凰鎮辛興村,有一個聾啞“女梨王”遠近聞名:七年前,她外出取經,引進了富含微量元素硒的梨,并創辦了大順梨專業生產合作社;在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的同時,利用無污染、富營養的純綠色食品等條件,策劃了觀花、采摘等活動;她不僅在無聲的世界中打出一片天下,更是幫助一批又一批和她一樣的殘疾人圓了創業夢。
時間推回到2007年,當辛興村村民都在忙著耕田種糧時,石金花和丈夫王純貴從運輸業轉行,租賃了150畝土地,在山東省科協和農業廳的指導幫助下,種上了梨樹,成了原生態富硒梨的先行者。
據了解,硒是天然的解毒劑,能清除重金屬對人體的毒害,也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抗癌物質。那么富硒梨又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農藥全部是生物農藥,肥料全部是生物肥料”,如此結出的梨才是原生態的梨。同時,通過葉片噴灑、樹皮涂抹或澆灌根系等方式,利用梨樹自身的生物作用把肥料中的無機硒轉化為可被人體吸收的有機蛋白硒,原生態梨才會成為原生態富硒梨。
綠色、天然、有機,讓富硒梨成為了市場上的寵兒。目前,石金花試驗培植的150畝、約30多萬斤富硒梨已被訂購一空,年銷售額可達150萬元,讓像她一樣敢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嘗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