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積極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突出抓好八項重點工作,促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力爭到2015年全市累計建成綠色建筑300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20%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城鎮新建建筑強制性節能標準設計階段執行率達到100%。
積極推進綠色規劃,科學確定城市密度,將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指標納入城鎮新區建設、中心城區改造提升和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專項規劃,并落實到具體項目;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機關辦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組織開展省綠色農房示范和農村危房節能改造試點建設,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圍護結構保溫、太陽能光熱利用等適用技術、產品;嚴格落實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加強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和施工圖審查,突出抓好工程現場和施工環節監管,對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項目,不予辦理規劃、施工許可,不予通過施工圖審查,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充分利用我市太陽能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具備條件的新建建筑應全部實現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積極推進被動式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建筑中的應用,因地制宜推廣民用建筑地源熱泵系統,促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復合及深度利用。抓好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區域和示范項目建設,申報創建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集中連片推廣示范區。
發展燒結空心制品、加氣混凝土制品、低輻射鍍膜玻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節能環保、安全耐久的綠色建材,加快開發應用集保溫、防火、降噪、裝飾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節能結構體系。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的發展利用,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鼓勵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爐渣、尾礦、湖河淤泥等固體廢物為原料,研發、生產新型建材。積極支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稽查,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
推廣應用CL建筑體系、FS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非承重砌塊自保溫結構體系、IPS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自保溫體系等新型建筑墻體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抓好示范工程,以點帶面,加快推廣應用步伐。抓好產品生產,擴大生產規模,確保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改建、擴建建筑的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采用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對居民用水積極推進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對非居民用水推行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