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那么農村土地入市能否抑制現行高房價,在濟南樓市即將進入萬元時代的時候,《決定》的出臺又能為普通居民帶來哪些利好消息?近日,山東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表示,農村土地入市或會一定程度抑制高房價,未來房子不會再是好的投資品。
濟南樓市即將進入萬元時代。據搜房網數據顯示,10月份,濟南市新房價格達到9974元/平方米,距離萬元只剩一步之遙,不知不覺中,濟南樓市開始進入“萬元時代”。萬科天泰金域國際和保利華庭兩大品牌樓盤開盤加推,13500元/平方米的精裝住宅單價和9200元/平方米的毛坯住宅單價似乎刷新了近期面市的住宅銷售單價。雖然新房均價即將達到萬元,但從各區縣房價來看,濟南市也僅有歷下區和市中區達到萬元級別,10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歷下區新房均價依然最高,達到了11899元/平方米,商河最低,均價為2988元/平方米。并且濟陽、商河、長清新房均價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雖然在理論上,濟南樓市已快要全面進入萬元時代,但實際上,單價保持在萬元以下的樓盤仍然占據大多數,濟南房價仍有上漲的空間。在均價即將突破萬元的濟南房地產市場,6字開頭的房價猶顯“彌足珍貴”。今年,西客站可謂是一個新的開發熱土,西客站的地塊也成了各個大中型開發商紛紛出手搶購的“香餑餑”。相比較于僻遠一點均價六七千元的房子,成熟商圈和交通配套比較成熟的小區均價普遍達到8000元,成為濟南樓市的主流。
農村土地入市或抑制房價。《決定》對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有了進一步的解釋,即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李鐵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土地一般分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國有土地歸國家所有,通常在城市中通過“招拍掛”的形式出讓使用權;集體土地一般歸農民集體所有,沒有“招拍掛”形式。集體土地可通過國家征收的形式,流轉為國有土地。李鐵崗表示,農村土地入市對土地市場而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相較于以前受各種限制、慢速的狀態,集體土地在供給靈活性和建設速度上將有很大提高。土地供給增加,房源也將會隨之增加,或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價。
“現在對土地入市的規定還沒有具體細則,但是可以預見的是農村土地入市應該是在宏觀調控下的入市,政府對于土地市場的規劃和調控不會放松,因此,不會出現大量土地入市的情況。”李鐵崗表示,農村土地入市對于房價的影響主要還是表現在隱性轉移成本的降低,“以前建房子配套的廣場,公共設施,都是要加在商品房的價格上的,但是現在農村土地不再經過政府征收程序直接入市就減少了這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