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屋頂光伏電站離我們有多遠?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32個分布式光伏電站成功并網,其中61個為居民個人投資建設。個人在建設屋頂電站過程中遭遇到哪些煩心事?電站成功并網需要邁過幾道坎?怎么才能簡化建站手續?日前,記者對我省的分布式光伏產業進行了調查走訪。
今年4月,沂源縣東里鎮投資120多萬元為梅家坡社區83戶居民安裝了399塊光伏板。設備購置、電站安裝居民不用掏一分錢,還能在今后25年內享受到穩定的發電回報。該光伏電站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多余電量將賣給電網。
然而,架上屋頂4個月,這個發電總容量達到100千瓦的光伏電站仍未實現并網。據國網淄博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由于該項目發電總容量大,至少需要一臺400千伏安的變壓器才能滿足。而梅家坡社區現在使用的變壓器只有50千伏安,必須進行全面改造后才能并網。
改造總費用大概在8萬元左右,這一下難住了梅家坡。4個月來,社區一直在籌措改造資金。好消息是,目前東里鎮已同意出資安裝新的變壓器。投入高是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中又一道難以回避的關卡。大規模的“光伏社區”能夠實現資源的集約利用,已是業內公認的未來鄉村利用光伏的方向之一,引入政府、企業投資或將成為社區大規模光伏利用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