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蘭懷馬特市長 Craig Rowley、新西蘭經濟與發展部長Steven Joyce、新西蘭基礎產業部長Nathan Goy與伊利董事長潘剛在中新農業展伊利展臺前合影
新西蘭當地時間11月21日,中新兩國在經濟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務實合作。其中,伊利集團總體投資額達到30億人民幣的乳業項目尤為引人矚目。其同時覆蓋包裝,生產、深加工、科研等多個領域,即將成為全球目前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為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揭牌,同時見證了伊利等相關多項合作協議的簽署。這是中新兩國一攬子合作中首個揭牌的項目。
據悉,作為全球排名前10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本次與新西蘭的合作受到了新方的格外重視。在中國乳企與新西蘭相關機構簽訂的協議中,伊利集團是唯一一家同時簽署兩項合作的企業;而除此之外,伊利不僅參與了揭牌和簽約兩個重磅環節,還受邀參與了中新農業展及歡迎午宴,無論是項目的合作額度,還是參與外事活動的頻次,都刷新了多項中新經貿合作上的歷史紀錄。
伊利集團對外發布的企業公告中透露:新增的投資將主要用于4個單元的建設。這4個單元分別為:生牛乳深加工項目、UHT液態奶項目、奶粉生產及包裝項目。其中,生牛乳深加工項目投資額為2億元,建成后將成為整個新西蘭最大的、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牛乳深加工項目;UHT液態奶項目投入近5億元,同樣系新西蘭最大的液態奶項目;而奶粉項目的投資額度最大——伊利將投入13余億元新建奶粉生產及包裝項目。短短2年之內,僅在奶粉及相關領域,伊利在新西蘭的投入已超過25億元。這一點也從側面證明了新西蘭乃至整個大洋洲在伊利戰略版圖中的重要性。
業內資深專家宋亮分析:新西蘭是全球最具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的牛奶生產國,也是第一個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而中國的增長趨勢及巨大的市場體量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決定著中國乳企的良好發展趨勢。“中澳自貿協定中關稅政策的落地,至少要在4-5年之后。況且,澳大利亞的出口關稅在10%至15%左右,即使完全取消,新西蘭等國的成本優勢依然存在。因此,從成本和資源兩個角度看,新西蘭比同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擁有更多的優勢。深化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將是中新兩國乳業尋求突破共贏的必經途徑之一。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伊利的布局,則讓這一趨勢提前明朗化了。”宋亮表示。
“讓創新引導需求,用需求刺激創新。”潘剛表示,“在全球乳品行業中,中新兩國都擁有不可替代的發展優勢。我們要做的,就是加深合作,盡快把各自的發展戰略對接起來。短時間看,企業的頻繁互動有利于兩國乳業結成更好的產業聯盟;而長時間看,我們的終極目標,仍然是為消費者帶去全球最好、最優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