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從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今年初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穹頂之下》全片103分鐘,柴靜走訪多個污染現場尋找霧霾根源,并多國實地拍攝治污經驗。這次關于霧霾的調查,被認為“是非機構、非記者所做的信源最權威、信息最立體、視野最開闊、手段最豐富、最有行動感的霧霾調查”。在此前的交流現場,柴靜綜合運用當眾演講、現場演示、視頻展示和網絡傳播這四大手段,剖析了給中國帶來嚴重大氣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問題。 為了完成這個難度不小的調查,柴靜奔波于中國、美國、英國,還親自上手和同伴一起拍攝、編輯視頻,更為關鍵的是這次調查花的都是她自己的錢。
告別央視后,選擇這一題材讓眾人驚詫,柴靜在采訪中表示,促使她展開調查的原因是,沒出世的女兒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在照顧她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柴靜在人民網訪談中談到了選擇霧霾這個題材初衷。2013 年初柴靜懷孕,但她未出生的孩子卻被檢查出患有腫瘤,一出生就要進行手術,因此她辭職打算用相當的一段時間照顧孩子。
一出生就接受手術的寶寶如今已經痊愈,但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柴靜對霧霾的感受卻越來越強烈,“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兒有一天會問我 ‘什么是藍天’‘為什么老把我關在家里’,加上全社會對空氣污染問題也越來越關心,職業訓練和母親本能都讓我覺得應該回答這些問題: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該怎么辦?”因此,柴靜開始了這個調查。柴靜透露,她自費投資了差不多一百萬作為國內外的拍攝和后期制作的費用。她在訪談中表示:“一個人沒有當媽媽之前,這個世界只跟你有幾十年的關系,到此為止,我對我的一生負責任就可以了。但確實有了她之后,你跟未來世界有了關聯,有了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情感的驅動,我確實很難去用這么長時間做完這件事,這更是我和霧霾的一場私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