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實施了“果樹進城”工程,讓縣城成為“在果園里長大的城市”;實施了“森林圍城”工程,打造了層林盡染、漫山碧透的生態屏障;實施了“森林進城”工程,打造了“城市之肺”;依托沂河、螳螂河、天湖等水源,實施“清水潤城”工程,讓水系進公園、小區、主干道兩側、大體量建筑,與現代城市融為一體,打造獨具特色的“北方水城”;沂源縣為新開發的建設項目注入生態、文化等元素,實施的螳螂河橋梁暢通工程,10座橋梁設計精美,一橋一景、一橋一韻,將新城和老城融為一體,架起了跨越發展的新通道;建設的沂源兒童樂園、勝利山九九樂園、“齊魯之心”生態文化公園、天湖濕地公園、“六點水新世界”、飄香公廁等,都處處體現生態和文化特色。
沂源縣把城市作為一筆國有資產來經營,采取產業興城、騰籠換鳥、捆綁運作等一系列運營方式,實現了以政府的“小投入”帶動社會的“大投入”,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沂源縣按照“退城進園”思路,將地處縣城“黃金地段”的企業有計劃地搬遷,騰出空間發展高端服務業項目,不斷創造新的“金角銀邊”。由于歷史原因,城區西南部老工業區內的企業多為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特別是處于生產鏈末端的水泥廠灰塵污染一直是群眾投訴的焦點。為此,沂源縣實施健康路南延及南部老工業區改造項目,毅然關停了水泥廠,讓企業搬遷至縣經濟開發區,新成立了淄博光科太陽能公司。企業投資10.5億元新上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項目,按照上市標準,引進先進技術、管理模式進行運營,預計幾年內可進入國家扶持的15家太陽能企業之一。同時,縣里將此地塊通過市場化運作,以星河灣小區、和信大廈等產業項目帶動了健康路南延、螳螂河大橋建設及南麻三村社區化改造,并使原來最臟、最亂的老工業區變成了環境優美、商氣旺升的“金角銀邊”。沂源通過市場之手舞動城市“魔方”,讓沂源縣城是一天一個新變化。
如今的沂源縣城,山環水繞、路暢城潔、氣爽宜居,這顆崛起于山東屋脊上發出熠熠奪目光彩的明珠,已成為一張富有獨特魅力、富含特色文化、富集人氣商機的“大名片”,正引領著沂源人民向文明和諧、富裕秀美的生活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