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武縣隸屬著名的牡丹之鄉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西周初文王子封于此,就是郜國,古成武即為郜國故都,成武縣是伯樂故里。伯樂本名孫陽,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成武同時也是漢朝名賢孫期、齊國名臣晏子等歷史名人的故鄉。
成武醬大頭菜:成武醬大頭菜采用本地產大頭菜,經過傳統工藝腌制而成。此菜始于清乾隆年間,后經十幾代人的鉆研研究,先腌后醬,棕紅透明,集香、咸、甜三味于一體,咸甜適度,香味綿長,口感清脆,風味獨特。成武醬大頭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山東省成武縣成武鎮、九女集鎮、天宮廟鎮、孫寺鎮、茍村集鎮、白浮圖鎮、張樓鄉、大田集鎮、黨集鄉、南魯集鎮、汶上集鎮、伯樂集鎮等12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成武白酥雞:白酥雞是成武特有的一道名菜。相傳創于清朝初期,經過了300多年十多代人的改進。此菜為半球形,蒸制而成。分離為兩部分,中間為粉紅色,稱“底子”,覆面為白色,稱為“面子”;燜莜面魚魚,俗名燜圪瘩。是成武縣頗具特色的風味食品。當地有“誰吃誰稱贊,吃飽還想吃”的說法,就是指人們對此食品吃后的感覺;成武羊肉湯:它始創于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創始人徐柱力、曹西勝、朱克勤。最初他們三人合伙開設“三義湯”羊肉湯館,生意頗為興隆。后來,徐、曹、朱三家各自經營,徐家技術好,選料精細,羊肉湯便以徐家為正宗發展起來;成武蕓豆是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的特產。白浮圖鎮“翠博”牌蕓豆被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為無公害農產品;“鄉村鵝”——相傳在明朝弘治年間,山東省成武縣張姓農民,是他精心獨特的飼養手段,培育出一種于眾不同的鵝。鵝體大腿高,頸粗脖長,腳紅嘴赤,頭如獅首。一般公鵝體重達十至十五公斤,母鵝九至十二公斤,肉厚而胸深廣,且肉質之鮮美,非其他鵝種所能攀比。用此鵝烹飪的菜肴深得當時皇帝的喜愛,因其口味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所以御賜“鄉村鵝”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