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本網編輯 趙紅玲 通訊員 田永生)8月15日,山東綠色聯盟健身委員會訓練基地在牛記庵掛牌。筆者有幸受活動組織者泰山自行車俱樂部邀請參加,游歷了這個“天上的古村落”。
汽車駛離205省道后,拐入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有些狹窄的水泥路,向山里駛去。漸漸地,騎車早已經熟識的山里景象出現了。大家相視一笑,騎車的好地方!紛紛忍不住開始點評開了。這個路公路車也可以騎;這段路需要山地車開減震;這個坡有特點;哦,這段坡可是有點兒挑戰性……牛記庵到了,孫書記——一個敦實的漢子已經等候著了。他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古村落的歷史和開發現狀,又舉行了簡潔而熱烈的山東綠色聯盟健身委員會訓練基地掛牌儀式。大家合影之后,就開始游覽這個號稱淄博三古村之一的牛記庵了!
映入眼簾的是三面略顯陡峭的山坡上若隱若現的房屋。各種石頭砌成的房屋不規則地出現在山體之間,依山就勢,高低錯落,或盤旋于巨石上,或隱沒在叢林中,自然之景與人工建筑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拾階而上,是一個個修葺一新的石片砌的墻環著的小院子,紅瓦頂的石頭房。院子里石板鋪就的地上,擺著石桌石凳。雅靜古樸的氣息十足。沿著不高的院墻往下一看,呵呵,腳下就是另一戶人家的房頂。若是從山底下向上望,院落房屋都在山上掛著一般。夜幕降臨,半山腰上家家戶戶燈火點點,猶如天上的星星一般,堪稱“天上的村落”---名實相符。有人打趣道:今后騎車就到這里了!每人包一個院子,周末來住上兩天再回去。另一人幽幽滴回道:還可以是狡兔的第三窟么?大家頓時笑成一團。
據《淄川區志》記載,牛記庵“村前有一巨石,狀似牛鼻,近旁有一灣,清初取名牛鼻灣。1912年后村中建尼姑庵,村名改稱牛鼻庵,1949年前以諧音更稱牛記庵。”位于淄川磁村西南,與博山搭界。上世紀九十年代,為響應上級的政策號召,牛記庵村進行了整體搬遷,村民分散搬到了附近的幾個村莊。現在這個村子是按原貌修復開發做市民休閑度假的去處。全村以石頭為主要建筑材料,是名副其實的石頭村。石屋、石墻、石階、石巷、石碾、石磨、石刻。最奇的是,山上居然有一眼泉水。水從石縫里淅瀝流出,清澈透明,水質甘甜。不論天氣多么干旱,泉里的水從來沒有干涸斷流過。
立秋了,身處牛記庵,更是仿若置身于清涼世界,世外桃源。這成蔭的綠樹如黛的青山,蟬鳴于樹鳥歌于林,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果然是個騎行訓練健身休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