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臨沂,一說起咸菜,大伙第一反應會想起“惟一齋”、“鄭旺”等字眼,殊不知在我們身邊還有一個傳承數百年的“非遺”垛莊醬菜。垛莊鎮是沂蒙醬菜的發源地,垛莊醬菜以自然發酵醬制而成,色澤棕紅鮮明,香甜酥脆,醬香濃郁悠長,數百年來享譽全國,清朝康熙年間更是被列入朝廷貢品。
垛莊醬菜是古代臨沂人智慧的結晶,由過去民間百姓生活實踐得來。在古代,因為沒有冰箱和恒溫設施儲存,新鮮蔬菜無法長久存放,老百姓便把一些蔬菜用鹽腌制儲存,經過代代相傳并不斷改進腌制工藝,造就了這風味獨具特色,久負盛名的垛莊醬菜。在古代,因家家都有,只是風味有優劣之分,多數不出售,只作為地方特產裝在簡陋的器具里,或通過跑信的贈送給外地的親戚朋友品嘗,或遠方的親朋探親歸時,作為特產帶回品嘗。就這樣經過數百年的腌制和流傳,使垛莊醬菜享譽大江南北,特別在北方地區,因多數人口重,好吃咸,更使其成為餐桌上的佳肴,人們因能吃到垛莊醬菜而引以為榮。
現在,垛莊鎮家家戶戶還有腌醬菜的傳統。如根據季節腌制的豆鼓、辣椒、姜、黃瓜、茄子、韭菜花、豆瓣醬、花生米等,農家婦女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