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東北部,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包裹著一處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沿海灘涂,這里火熱的城市建設場景與“海、湖、山、島”融為一體,到處充滿生機。城內“青山、碧海、綠城、瀉湖、濕地”一應俱全,自然與經濟和諧共生,歷史與文化互促共融。
半個世紀前,這里曾是“黃海明珠”,為了配合連云港市東部城市大發展、大建設、大開發的契機,這里的村民遠離一條船、一根櫓、一張網的生活,開始了城市人的生活。如今,連云港利用新城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平臺,借以帶動全市發展,同時,在建設過程中以環保為先、綠色為重,走出了一條綠色新城的建設之路。
連云港市的城市布局形似大鵬,向東擁抱大海,而包含32.6平方公里灘涂、25.4平方公里海域的連云新城正位于布局的核心。為了帶動全市的整體發展,連云港市圍繞“港產城”一體化戰略,把連云新城作為港口、產業銜接配套和功能支撐的載體,大力發展物流、金融服務、高新科技等產業。連云新城規劃項目負責人周燕寧介紹說,之所以選擇在這里填海建設新城,還是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連云新城東臨連霍高速起點,西至臨洪河西堤,南靠242省道,北以外堤為界,與連云港市主城連通,區位優勢明顯。另外,這里坐山面海,水系較多,具備塑造水鄉和港灣城市的條件。
“另外,這里擁有大量易改造的土地資源。淺灘漲潮水深在兩米以下,經排水改造就可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周燕寧說。通過對現有灘涂、鹽田和淺海淤積帶的改造和利用,規劃面積58.8平方公里、可容納50萬人口的新城將在鹽田灘涂大海上崛起。其中,金海大道以北近20平方公里為填海造陸,10平方公里的臨洪河口濕地被原生態保留,構筑與海親近的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