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做客人民網時曾給出一組數字。他說,全國登記到沒有戶口的人有1300多萬,大部分是超生未上戶口的。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萬海遠等人在2014年調研后,認為這個“大部分”的比例占到60%以上。此外,“黑戶”還包括沒有主動上戶口、棄嬰、未婚生育、相關證件丟失、戶籍辦理程序繁瑣、基層部門不作為等多種類型。
“‘黑戶’缺的可不僅僅是一個戶口、一張身份證這么簡單,這意味著,醫療、教育等一系列福利都與他無關了。”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說,坐火車、坐飛機、找工作、找房子……甚至出門買個藥,沒有身份證,很多事都做不了,生活里滿是困難。造成大量“黑戶”,與過去計劃生育和戶籍捆綁有必然聯系。原新說,過去,很多地方給落戶設置了前置條件。比如,“超生”人員必須交了社會撫養費才給落戶口。但事實上,這種做法并沒有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對出生的中國公民予以戶口登記,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黑戶’問題很早就存在,之所以現在可以公開解決,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放寬,計劃生育的壓力不大了。”喬曉春說,如果計劃生育還像過去那么嚴格,或者政策不放開,這件事可能也還開展不了。 “戶口是戶口,計劃生育是計劃生育,不是說落戶了就是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了,也不能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就不給人落戶。”原新認為,公安部的舉措,是厘清各領域法律的邊界,徹底將這兩個問題剝離開,是實現真正的依法治國。
此次公安部會議也明確,要區別情況、分類解決,分類實施相關政策;堅持部門協同、綜合配套,將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與相關領域政策統籌考慮、協同推進。會議還要求,抓緊修改完善意見后按程序報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