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全國已經有20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開放型經濟成為多地未來五年謀篇布局的重頭戲,地方版開放新版圖浮出水面,多地提出打造新開放平臺,其中11省提及自貿試驗區申報建設。與此同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國際產能合作等國家戰略也成為地方拓展開放新空間的重要舉措。
截至12月17日,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陜西、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在內的20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開放型經濟成為多地未來五年謀篇布局的重頭戲。
地方開放新版圖開始浮出水面:浙江提出打造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海上開放門戶,江蘇提出打造“一帶一路”建設輻射帶動力強的重要開放門戶,山東全省合力打造“一帶一路”戰略交匯重要樞紐、中日韓深度合作戰略高地、環渤海地區開放發展重要門戶,廣東提出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經貿合作中心等。湖南、陜西、重慶均提出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四川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紐帶和重要腹地。內蒙古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廣西提出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在各地打造的開放平臺中,自貿區的申報建設又成為過半數省份的重中之重。《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在20個公布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的省份中,有11個都提及自由貿易試驗園區/港區的申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