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故宮博物院邀請媒體走進養心殿參觀殿內展陳,并詳細介紹了即將啟動的養心殿修繕保護工程。冬日傍晚,陽光透過玻璃窗在磚石地面上投下溫暖,一把紙扇靜靜地放在窗邊,墻壁上還掛著一幅“九九消寒圖”……時光在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內凝結了百余載。而殿外,廊子上的彩繪早已看不出模樣,有些房檐已經耷拉下來。
“清王朝12帝,包括雍正在內先后10位皇帝將這里當作寢宮。然而這兒已經百余年沒有大修過了,上一次保養還要追溯到35年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站在養心殿正殿前,莊重宣布: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正式啟動。到2020年,包括養心殿在內的整座皇宮將重煥光彩,觀眾也可以進殿細細感受。
養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部乾清宮西側,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這處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里,很多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就在這里上演:乾隆皇帝在三希堂賞寶;慈禧太后在暖閣垂簾聽政……如今,殿內依然保持著晚清時狀態。“除了地毯、鋪蓋等是復制的,其余擺設都是真品。”一位殿內工作人員說,養心殿內現存各類室內外陳設1890件,包括雍正御筆的“中正仁和”匾等木器、銅器和玉器。單霽翔說:“一直原狀陳列,造成這些文物從來沒有入過庫房。這次養心殿大修,故宮也不打算讓它們入庫休息,而是計劃把它們都‘搬’到首都博物館,打造一個復原展,讓這座精美的大殿不‘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