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冬季,腌菜、醬菜成了不少市民的過冬菜之一,醬腌菜好吃方便,但“腌菜亞硝酸鹽超標”的消息也讓不少市民擔憂。
醬腌菜中的亞硝酸鹽果真超標嗎?近日,新京報記者通過菜市場、大型生鮮食品市場、超市等途徑,購買了11種腌菜和醬菜樣品,包括腌制芥菜、腌制甜瓜、腌制榨菜等,送至北京智云達食品安全監測消費者體驗中心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11種樣品均檢測出亞硝酸鹽,含量從1.3mg/kg到14mg/kg不等。根據國標,醬腌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應小于等于20mg/kg,因此此次檢測的11種腌菜樣品均未超標,但其中一種樣品的14mg/kg亞硝酸鹽含量已比較接近限值。實驗技術人員介紹,相比于其他樣品,亞硝酸鹽含量接近限值的腌菜樣品可能對人體有一定危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腌菜中之所以會有亞硝酸鹽,是因為在腌制過程中蔬菜自身含有的硝酸鹽,在細菌中的硝酸還原酶的作用下,轉換成亞硝酸鹽。
朱毅表示,腌菜腌制的第3天到第8天時,是其亞硝酸鹽含量高峰期,隨后會逐漸降低,二十天以后亞硝酸鹽含量就很少了。市民在家腌制腌菜、醬菜時,最好在腌制三周后食用。但從營養健康角度,還是食用新鮮蔬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