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德市戴家村地處浙江西部屬杭州市,320國道橫穿建德,杭千杭新景高速的輸流中心,杭黃高鐵正在建設中,建成后離高鐵站不到20公里,省道從蓮花鎮貫通千島湖,也是建德市與千島湖交界處,距國家5A級千島湖旅游景點只有一步之遙,交通極為方便,主要以農業為主,但這里山多田少。上世紀農業學大寨,這里曾是浙江農業的示范點,積極發展植樹造林、種植茶葉、開山造田等,改革開放初期,經濟比較落后,農民主要以茶葉、砍伐樹木未主要經濟來源,和養殖業為主的農村經濟。
20世紀初期,中央出臺小村合并大村,農民脫貧下鄉政策,戴家村由原來里芳村、洋溪嶺村、鄭家村、勝利村四村合并為戴家新村。合并后,新村總人口約2800人,新村黨員142人,原來四個自然村,各個村的意見很難統一,由于之前山林田地到戶,各村經濟不一,有負債的,有存款的,村民意見分歧較大,管理難度大,各村矛盾重重,加之合并起來的新村一窮二白,存在這樣那樣的顧慮,工作很難開展。2013年,新村新一屆領導班子產生后,在村支書宋志紅,村主任徐黎民,以及鎮黨委鎮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下,新任村兩委班子強化自身建設,動員黨員思想工作,積極協調村民化解各種矛盾,遇到問題及時解決處理,加強對村集體經濟財務規范并公示,讓村民明晰每一筆款項的收支情況,建立發展規劃藍圖,按照市委領導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堅持退耕還林,下鄉脫貧工作,堅持三改一策、五水共治,堅持發展綠化生態為起點,努力發展綠色生態文化,積極倡導和諧文明新農村建設。
到目前,對原各農戶的山林進行生態管理,每年按照政府補助款進行發放到戶,并配有專門護山員,對生態環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村森林覆蓋率達98%,是一個“天然氧吧”鄉村。戴家新村原來是個養殖大村,為了發展經濟,基本每家農戶都進行規模大小不一的雞、豬養殖業,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由于以前缺乏統一規劃管理,村子到處都是破舊不堪的雞舍豬舍,村里環境衛生差,村溪溝里的溪水變黑變臭,嚴重影響村容村貌。村兩委根據三改一策、五水共治精神積極采取措施動員農戶,并采取補償措施。到目前為止,工作進展順利,拆除雞舍豬舍后進行農田改造,對溪水進行徹底清理,溪溝里還引進放養了小魚苗,對以后清污發揮很好的效果,村里還專門配備了護林員、環保監督員、衛生道路養護員、垃圾處理員、溪溝清理員等,使整個新村環境面貌徹底改變。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戴家新農村得到了很好的建設,已初步建成了下鄉脫貧新農村集聚園,入住新村集聚園的有100多戶。走進戴家新農村園區,干凈整潔、文明且別具風格徽派式的新農村莊園呈現在眼前,這里道路寬暢,綠化優美,路燈整齊明亮,溪邊休閑道護欄美觀別具一格,漫步在這里,心曠神怡。新村還配備了各式健身器材設施、建起了文化禮堂,村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也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戴家新村兩委根據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為新農村投入安裝光伏發電,也是在全國率先發展投入光伏發電的典范,將極大方便村民既省錢又環保,同時帶領村民發展以藥材、茶葉等綠色產業,發揮杭州、新安江、千島湖黃金旅游線的地理優勢,發展旅游、文化,休閑、農家樂等特色產業。
戴家村村支書宋志紅說:“現在戴家村有如此的建設成就,靠的是政策支持,上級領導的關心以及鎮黨委鎮政府的重視,以及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及村民、黨員的理解與信任。今后將不斷努力,取長補短,為打造成美麗、和諧的新農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