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以及后來中關村被列為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園區,可被稱作“中關村現象”;那么,如今當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國經濟正在尋找新動力之際,作為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中關村,再度扛起大旗,用一系列創新實踐書寫著“新中關村現象”,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
與全國的大形勢一樣,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GDP增幅跌落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只有0.2%。用北京市一位領導的話來講,“北京工業今年幾乎負增長”!盀槭裁错斪×,沒出現負值?舊有產能退出后,留了一個窟窿,高精尖頂上了。”他說。今年以來,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時,經濟增長出現了新的特征:科技創新活動十分活躍,科技成果大量涌現,生產驅動已經從過去的要素投入轉向科技進步。要深刻感受這種新特征,中關村是個好去處。在中關村的“新名片”——創業大街上,每天就有1.6家企業被孵化,市場化創業融資服務每小時可創造價值206萬元;在中關村核心區,萬人均發明專利166.2件,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中國80%天使投資人在中關村,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占全國1/3……中關村就像一塊“磁石”,僅僅在11月份,整個中關村舉辦了超過300場創業活動,有超過10萬名創客參與。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中關村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兩年來,中關村創新創業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11月29日,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中國經濟周刊》旗下中國經濟研究院舉辦的“新經濟圓桌會議”上說,中關村不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也不是產業開發區,它是一個“創新中心”,建立起了一套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以及后來中關村被列為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園區,可被稱作“中關村現象”;那么,如今當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國經濟正在尋找新動力之際,作為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中關村,再度扛起大旗,用一系列創新實踐書寫著“新中關村現象”,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