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股市動蕩的2015年,黃奇帆的名字爆紅于社交媒體的民間輿論場。這大概因為他所主政的重慶市,在全國經濟普遍放緩的大局勢下,經濟增長依然高歌猛進。據重慶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十二五”末,重慶市的GDP已經達到1.57萬億元,5年年均增長12.8%。作為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被認為是省級行政首長中最精通經濟的管理者之一。以至于,在中國股市動蕩的2015年,黃奇帆被股民們寄予了厚望,每隔一段時間,便有黃奇帆即將赴北京任職的各種小道消息流傳于社交媒體。消息的源頭無法考證,但在民間的輿論里,黃奇帆儼然成為了“網紅”,并獲得了幾乎一面倒的好評。
在過去的那些年,當全國每年煤炭產量從20億噸上漲至50億噸時,重慶嚴格控制在4000萬噸;當全國鋼鐵產量從1億噸暴漲至10億噸時,重慶仍然 是600萬噸;重慶還避免了全國一哄而上的光伏電池、風力發電產業的風險;全國火爆但事端頻發的P2P信貸,重慶也基本不碰…而在房地產領域,黃奇帆也一直注意謹防過剩,控制每年房地產的總投資不要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5%。分析人士認為,重慶的這些做法與供給側改革所強調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思路頗為相似。黃奇帆曾接受媒體采訪說,他理解供應學派理論幾個重要特點:政府要保持較低成本的投資環境,促進企業較好地發展;放寬市場準入門檻,讓各類大中小微企業競相發展;形成同等國民待遇的市場,使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必要的時候,政府出資補助可增加就業的企業來穩定就業。
在黃奇帆看來,政府是造環境,環境造好了,這個地方就發展了。重慶市政府一直努力營造“五低”環境。所謂“五低”,就是低稅費成本、低融資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房產成本。重慶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五低”環境。重慶市工業企業的利潤也因此連續數年增長為全國第一。在重慶,黃奇帆努力推動直接融資市場,通過股票市場、銀行間市場、企業債券等從資本市場為企業直接融資。他認為,這是解決融資問題的關鍵。據他透露,2014年,重慶市政府幫助企業籌集到一千四五百億的低利息、低成本的資金,都是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得來。但他并不看好火爆全國的P2P互聯網金融,曾多次公開批評,而且早于2014年就暫停了P2P網貸公司的審批。在黃奇帆看來,中國P2P實際是個“貌合神離”平臺。沒有壞賬準備金、存款準備金等金融機構應有的設置。就像開一個賭場,賭民之間在賭,賭場只是提供牌和桌子。P2P公司通過其網絡平臺,讓想借錢的人與并不認識但愿意借錢的人溝通!罢l在監管?誰能監管?怎么監管?”他解釋說:P2P是一個互聯網金融,它做的是一個平臺,“P”和“P”之間互相貸款,但是這個平臺本身不進行任何貸款!爸袊幌伦映霈F1000多 家P2P公司,最近這幾個月倒閉了30%,原因是什么?就是違反了金融的基本原理!彼J為,P2P把老百姓的錢匯集到平臺上,這個平臺變成集資的平臺, 平臺作為法人,又把錢借給大戶。這種模式沒有任何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是亂創新。
作為市長,黃奇帆一直緊盯房地產調控。在他的經驗里,控制好三方面,房地產就會平穩發展。也就是,每年房地產的總投資不要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5%,跟規劃人口有關的社會結構的總量要平衡,還要控制房地產的按揭。他解釋說:超過25%一定供過于求,低于25%又供應不足,不適應城市化。如果一個地方基礎設施投資中,房地產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長遠看沒后勁。黃奇帆認為:“調控地價十分重要,別以為地價高了賺錢,政府收入高了就是好事,它是個好事,但如果唯利是圖,一根筋把地價推高,長遠就使得房地產價 格過高,工商企業房產資源成本過高,最后使得這個地方工商經濟蕭條,無法良性運作,這地方的人氣都轉到了泡沫房產,而不務實業,最后毀壞了整個城市發展的 方向,后果就很嚴重。”他因此強調,樓面地價拍賣,不要超過當期房價的三分之一,是很重要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