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衛計委召開2016年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最快下月底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三級醫院藥品目錄將實現統一,市民社區抓藥將不再難。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介紹,目前,很多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涌向大醫院,導致衛生資源利用總體效率不高。因此,本市將統一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采購目錄,實現各級醫療機構的用藥銜接,并在部分區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藥品多渠道配送。最早今年3月底,伴隨著市醫管局和朝陽、延慶區醫療機構陽光采購名單的公布,本市將實現社區衛生機構和三級醫院藥品采購目錄的統一。屆時,居民社區抓藥將不再難。目前,本市還有847個衛生設施“空白村”,今年計劃實現服務全覆蓋。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到2019年,北京的鄉村全部要建起衛生室,確保每千人有一名村醫。
目前,全市有43家醫聯體,雙向轉診病例46萬余例。其中,基層醫療機構上轉病例44萬余例。為吸引更多普通疾病患者選擇社區首診,本市將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推行上轉需簽約、簽約需建電子檔案的模式,促進基層與二、三級醫院轉診服務的有序銜接。市屬醫院號源優先保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患者就醫。市衛計委基層處處長鄒建榮解釋,今后來社區醫院就診的患者,可以通過簽約方式獲得預約掛號、分時就診、健康管理、開藥便利等優先服務。社區為患者建立的電子健康檔案將與醫院的電子病歷對接。患者轉診就醫時無需攜帶紙質檢查材料。
今后,“健康檔案”加上“電子病歷”將取代各醫院就診卡、病歷本。80%的市屬醫院將建成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臺。8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得到上級醫院的遠程醫療服務。本市計劃推進健康服務一卡通北京通在全市發行,并在醫院使用。同時,建設市區兩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北京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礎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