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炸醬面是漢族面食,老北京炸醬面在北京十分流行,而上海、廣東、東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醬面。韓國亦有炸醬面,是由華僑帶入韓國,以春醬(黑豆醬)為調(diào)味料,加上洋蔥、蝦、肉類等。不過擺放相當精致,中間盤放面條,最中央是一撮紫色的炸醬,像一盤工藝品。炸醬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后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后,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有面條撈出后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面”。
在北方,人們都以面食為主,比如北方人喜歡吃的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烙餅、面條都是面食?墒潜本┤艘惶岬“面”,就不是這些了,而是面條,即“面”就是面條的專有名詞。面條有“長壽”的意思,所以北京人的面里邊有長壽面。其實在北京,有這樣一說:“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接三面”。所謂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第三天,舉辦個“洗三”儀式,親戚朋友來吃孩子的面條,祝福他“長命百歲”;以后每年過生日,都得吃“長壽面”“挑壽”,意思是祝福他“福壽綿長”;人死之后的第三天,親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對死者的感情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