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網要聞 >> 國內國際 >> 瀏覽文章
國家電網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商機超百萬億美元
時間: 2016年06月03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佚名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大規模實施‘兩個替代’——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是實現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100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拉動、產業升級作用顯著。劉振亞是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14日下午于紐約舉行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研討會暨英文版首發式上做上述表示的。

  “化石能源困局”危及全球可持續發展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化石能源無休止的大規模開采和使用,導致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諸多全球性難題。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消費煤炭82億噸、石油336億桶、天然氣3.5萬億立方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僅夠開采110年、53年和54年。與此同時,因化石能源燃燒,年排放二氧化碳320億噸、二氧化硫1.2億噸、氮氧化物一億噸,對空氣、水土等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帶來日益嚴峻的霧霾、酸雨和氣候變化問題。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到21世紀末全球溫升將超過4℃,帶來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糧食減產、物種滅絕等災害,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

  劉振亞分析認為,化石能源困局的癥結在于資源不可再生和開發利用過程中的高污染、高排放問題。與化石能源相比,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而且全球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說:“水能資源超過100億千瓦,陸地風能資源超過一萬億千瓦,太陽能資源超過100萬億千瓦,僅開發其中萬分之五就可以滿足未來人類社會的能源需求。”“縱觀人類歷史,每一次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社會的重大進步都離不開能源變革。”劉振亞說,“我從事能源電力工作40多年,長期致力于能源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基于中國特高壓的成功實踐和對世界能源發展規律的認識,我認為實施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是實現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所謂“兩個替代”,是指在能源開發上實施清潔替代,以可再生的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形成清潔能源為主導的新格局;在能源消費上實施電能替代,以電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直接消費,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根本上解決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等問題。

  如何實施“兩個替代”?劉振亞給出的答案是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以各國泛在智能電網為基礎、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其本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泛在智能電網+清潔能源。”劉振亞說,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夠將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送到各類用戶,是實施“兩個替代”、實現清潔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球能源互聯網”現100萬億美元商機談及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現實意義,劉振亞說,首先,全球清潔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風能主要分布在北極、亞洲中部及北部、歐洲北部、北美中部、非洲東部及各洲近海地區;太陽能主要分布在北非、東非、中東、大洋洲、中南美洲等赤道附近地區。這些清潔能源資源富集地區大多遠離負荷中心,相距數百到數千公里。適應清潔能源逆向分布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隨機性和間歇性特點,實現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必須構建以電為中心、具有全球配置能力的能源平臺。

  同時,全球目前已經形成了北美、歐洲、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個特大型互聯電網。歐洲超級電網、東北亞互聯電網、北非向歐洲輸電的“沙漠計劃”等區域性電網互聯日益受到重視。近期美國專家提出全球超級電網。劉振亞認為,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中國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的成功實踐,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重要基礎。”劉振亞介紹說,特高壓交直流將輸電距離提升到2000~5000公里,能夠實現各種清潔能源在世界范圍配置。中國已建成3交6直9項特高壓工程,累計送電超過5200億千瓦時,成為中國西電東送、北電南供的能源大通道,有力促進了清潔能源開發。同時,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推進智能電網發展,累計建成66至750千伏智能變電站2064座、電動汽車充換電站618座、充電樁2.4萬個,安裝智能電表超過2.9億只,并建成世界領先的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和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劉振亞認為,未來幾十年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期,總體分為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三個階段。從現在到2020年,加快推進各國清潔能源開發和國內電網互聯、智能電網建設;到2030年,推動洲內大型能源基地開發和電網跨國互聯;到2050年,加快“一極(北極)一道(赤道)”能源基地開發,實現電網跨洲互聯,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屆時,清潔能源比重將達到80%,每年可替代相當于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全球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的一半,能夠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或夢想成真據了解,為解決化石能源困局以及非洲、拉美和亞洲等地區12億人用不上電等世界性能源難題,聯合國提出了“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愿景目標。而劉振亞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思維則被為“為實現這一愿景目標”提供了可能。“正由于此,在紐約舉行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研討會暨英文版首發式以及劉振亞的演講,吸引了國際業界的廣泛矚目。”國家電網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包括聯合國、歐洲氣候議會、國際能源署及美國國務院、美國能源部、愛迪生電氣協會、世界銀行、斯坦福大學、美國電力公司、IHS咨詢公司等多個權威機構的代表出席研討會。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帕斯托爾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既有理論性、又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案,體現了作者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全球共同努力,推動這項事業。“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偉大構想,與聯合國發起‘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倡議主旨不謀而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特別高級顧問、前總干事科爾稱,依托特高壓技術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必將對保障能源安全、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并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IHS咨詢公司副主席耶金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于解決全球能源安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問題將發揮關鍵作用,重塑后化石能源時代全球能源新格局。歐洲氣候議會秘書長鄧洛普則表示,依托特高壓技術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必將對保障能源安全、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并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國際能源署特別代表高橋美佐子在會上宣讀了署長畢羅爾的賀信。畢羅爾在賀信中稱,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非常創新的理念,代表了未來能源的發展方向,與國際能源署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具備了顯著技術優勢與成功實踐,對于全世界各經濟體具有重大借鑒價值。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莫言:獎金買房子是玩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