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機關公開招聘按說并不鮮見,但是面向國內外招聘重要部門負責人,這事兒還是挺新鮮。濟南高新區2日發布了一則題為《政府更需要專業人才,濟南高新區人才“集結號”》的招聘公告,很是吸引公眾眼球。
面向國內外招聘148人 不乏管理崗位。“發展戰略與宣傳策劃局局長、財政局副局長、審計局副局長……”2日晚間,愛濟南APP、高新區官方網站、官微等媒體掛出了高新區招聘公告,身為濟南一家企業高管的馮先生第一時間看到公告,對著崗位需求表邊看邊感嘆:“局長不都是從體制內一步一步熬出來的嗎,竟然面向社會招聘,感覺這次高新區真是拼了!”
記者查看招聘崗位表發現,高新區共面向國內外招聘148名管委會機關、園區工作人員,其中不乏局長、主任等政府管理崗位。在對應聘人員的資格設定上,所有崗位都有工作經驗年限要求。其中對部門負責人一般要求五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博士學位或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發展戰略與宣傳策劃局、智慧高新建設領導小組、協同創新中心的負責人,還必須有全球視野。對招聘的管委會機關、園區工作人員,則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并對專業能力有著較為詳細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高新區公告中表示,應聘人員如果為業內知名人士、或作出突出貢獻、或在國內有影響力的,不受年齡和學歷限制。一經錄用,高新區將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一位管委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次高新區就是要不拘一格攬人才,只要是有能力、能助力高新區發展的‘牛人’,就有希望被錄用。”
“鐵工資”變“活薪酬”,編內編外無差別考核。不少人關心,這次招聘的人員屬于什么性質?薪酬待遇咋樣?記者第一時間打探到,根據此前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方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工作人員,將簽訂勞動合同,實行崗位聘用,聘用期滿,重新競聘,不納入編制管理。
據了解,高新區近期已經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現有的在編公務員也不能再拿“鐵工資”了。管委會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將實行干部編內任職與崗位聘職相分離、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用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實施無差別人力資源管理。用管委會主任徐群的話說就是:“不論有沒有編制,同工同酬,根據業績考核薪酬,能高能低。在編人員到退休時,才能恢復按級別拿工資的待遇。” 在考核方面,無論是在編干部還是外聘干部,都將納入到“無差別”的人力資源庫,根據個人能力與考核績效,獲取工資和職位晉升機會。根據高新區的方案,用人機制改革后的人員工資將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2016年,二者的比例為6:4;2017年,將比例調整為5:5;2018年,將比例調整為4:6。這意味著3年后高新區人員的薪酬60%將為績效工資。背景解讀
高新區正在大變革努力改善營商環境。“高新區從今年1月開始進行機構重組,全部人員競爭上崗,到現在多數崗位已經塵埃落定。但是仍有部分崗位空缺。這次面向國內外招聘,就是為這些崗位物色合適的人選。”徐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新區打破現有的人員身份區別,實行能上能下的全員KPI績效考核制度,目的是建立激勵機制,激發人員活力。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年底開始,高新區邁開了“再次創業”的步伐,先是按照“大部制”管理思路,整合相關職能部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緊接著就是啟動人員管理“雙軌制”。此舉是為了形成區內從招商引資到落地建設、投產運營、扶持壯大全過程、多層次的服務全覆蓋,構建“高品質、低成本”的企業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