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人熟悉福建。吃罷午飯坐上高鐵,不到4小時,就可以到鼓浪嶼吹海風看夕陽發呆走神思考人生。深圳人熟悉福建,滿大街“沙縣小吃”,今宵酒醒何處?無數個闌珊午夜,走進小巷盡頭狹小店鋪的燈光,總有一位沙縣老板娘盛來湯湯水水慰藉寂寞腸胃。深圳人熟悉福建,《云水謠》《大魚海棠》,把福建的山水和山水中藏身千年的土樓,帶進了無數夢里……
深圳人是這么熟悉福建,可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個身邊的鄰居嗎? 由福建省旅游局、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晚報總編輯清新福建行”采訪活動,9月2日~7日在福建進行。活動分“藍色濱海線”和“綠色生態線”兩線同步展開。“藍色濱海線”包括福州、平潭、莆田、泉州等地,“綠色生態線”包括福州、南平、三明、龍巖等地。深圳晚報作為受邀的全國36家晚報之一,全程參加了“綠色生態線”的采訪活動,體驗八閩山海、人文的輕盈與厚重。泰寧:一座可以淘“氣”的小城 泰寧是座小城。小城故事多。剛抵埠,就被街上標語吸引:“馬云叫你淘寶,泰寧請你淘氣”。何為淘氣?泰寧雖小,卻是旅游“大城”,“泰寧丹霞”列名世界自然遺產,縣境內紅軍街、尚書第、大金湖、甘露寺……大自然與大歷史,為這一方水土留下太多饋贈。來了,怎能不放肆淘氣一把?第二個“淘氣”,切中“清新福建”的主旨,福建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5.95%,連續39年保持全國第一,堪稱最“綠”省份,其中,泰寧人以“來了就醉氧”自傲,不淘“氣”,豈不空入寶山?
網上有個“中國最安逸10座小城”排行榜,“慢悠悠”的泰寧長期在列。怎么個慢法?文字無法回放,數字差堪模擬:兩個紅綠燈、19位交通警、24輛出租車……晚上8點閑逛泰寧,半小時遛遍全城,偶遇一座低矮的建筑,掛著“泰寧汽車站”的牌子,門口排著八九輛出租車,嗯,一不小心就檢閱了全城近半出租運力。
武夷山:一座茶氣氤氳的大山。 福建產茶。安溪鐵觀音盛名早著,福鼎白茶近來流行,自然,少不了武夷山的大紅袍和巖茶……喝茶的人到福建,親近感真是纏繞在舌尖唇上。飲茶,據說除了健身還能美容。武夷山真是漂亮極了,是的,除了傻傻嘆聲“漂亮”,還有其他更適合的表達方式嗎?中國四大“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武夷山赫然在列。行舟九曲溪上,步步成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古人之樂,千載之下無不同。 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最妙是真山真水為舞臺。是啊,身在武夷山,再搭什么戲臺子,就是不解風情了。演出開始,燈光忽暗,有人驚呼“星星!”抬頭望,滿天星光閃爍,像是誰抓了滿滿一把星星,就那么撒上了天空,讓我們這些“大城市”來的人,恍惚不知所以:“這不會是布景吧?”想來好笑。
土樓:一座承載厚厚歷史的建筑 老輩人講,房子沒人住,很快就壞了朽了倒了。福建永定南靖一帶的土樓,多有千年以上的,現在仍有人住。游人熙來攘往,住家的孩子坐在小板凳上寫作業,頭也不抬。傳說許多年前,美國人的衛星看了看福建,嚇得差點掉下來,方的圓的多邊型的巨大的土樓,密密麻麻成千上萬。導彈發射井?美國間諜來看,裝畫畫的,一路跋山涉水,戰戰兢兢靠近這“怪物”,卻只見雞飛犬走小兒啼,夕陽西下裊裊炊煙——嘿嘿,這就尷尬了。傳說總有個好結局,土樓自此名揚世界,那美國間諜,一路寫生戲假情真,竟還回國辦了個畫展。
故事里的事真真假假,現實中的老建筑,摸一摸,溫暖厚重,似乎真能觸碰到古人的脈搏。福建東南形盛勝,歷史上名人輩出,此行第一站,行走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聽著林則徐、冰心、林徽因……當年行走在這古老巷道中的往事,讓人對身邊這些古老精美的八閩建筑,生出悠悠情思來。 2015年,福建接待游客2.6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141億元,今年上半年,游客已達1.34億人次!山水秀美、人文鼎盛,認認真真將旅游做成支柱產業,福建沒有辜負老天爺和老祖宗的厚愛。對于深圳人來說,身旁有個福建,怕是多了些想走就走的沖動吧,出游何必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