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中共重慶市開州區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閉幕后,全區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此次會議精神熱潮。近日,記者就學習貫徹區黨代會精神情況,專訪了九龍山鎮黨委書記陳光艷。
記者:九龍山鎮不僅人文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今年還被重慶市評為書香小鎮,而且這幾年農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水稻、翠冠梨、獼猴桃、花卉、干果“五個萬畝基地”的初步形成,讓九龍山鎮的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特別是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更是聞名遐邇。站在新的發展契機上,九龍山鎮對自身又作了一個怎樣的定位?
陳光艷:九龍山鎮黨委、政府圍繞區委“1365”發展思路和全區“十三五”規劃,對全鎮認真進行了定位。一是創建中山現代農業示范鎮。堅持農業立鎮,念好“山字經”、唱好“獸禽戲”、打好“果蔬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先進技術,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增加農民收入,爭創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示范鎮。二是打造鄉村旅游文化名鎮。堅持旅游活鎮,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圍繞休閑、觀光、養生,打造魅力九龍山旅游品牌。三是建設獨具魅力的生態宜居美鎮。堅持生態興鎮,按照“一心三點”的集鎮建設布局,精心規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努力建設綠色、人文、智慧、美麗、宜居集鎮、美麗鄉村。
記者:九龍山鎮轄區內土地肥沃,是一個典型的中山農業重鎮,“十三五”期間,九龍山鎮將在農業產業發展上計劃實現哪些新的突破?
陳光艷:“十三五”期間,九龍山鎮的農業產業將圍繞“生態發展、特色發展”,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具體規劃是:一是穩定基礎產業。圍繞我鎮傳統農業,著力建成三個萬畝示范片,即建成萬畝水稻高產示范片,打造九龍山生態大米品牌;建成萬畝油菜、玉米、高粱示范片;建設萬畝高山蔬菜示范片。二是壯大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特色種養植產業,著力建成五個萬畝優質水果基地(即幺店、廣佛等村萬畝翠冠梨基地,青云、四合等村的萬畝青脆李基地,朝陽、新寨等村的萬畝核桃基地,雙城的萬畝獼猴桃基地,清獅、雙河等村的萬畝無花果基地),鞏固六大生態養殖基地(即生豬、土雞、山羊、肉牛、肉兔、淡水魚生態養殖基地)。三是發展鄉村旅游業。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著力打造三大鄉村旅游品牌;依托轄區萬畝梯田,在幺店、廣佛、青云、仁和、麒麟等村,著力打造田園風光旅游品牌;依托龍興村桂花、紅葉石楠苗圃基地和東壩村蓮藕基地,著力打造休閑體驗旅游品牌;依托青云觀、黃虎坪、金竹坪、威靈寺、十里峽谷、天白水庫等人文自然景觀,整合原天白鄉片區近10個村,著力打造生態養生旅游品牌。四是拓展商貿服務業。依托傳統農業、特色產業及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努力拓展商貿服務領域,加大微企創業扶持和服務力度,不斷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子商務、土地代管、餐飲等現代服務業。
記者:2016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九龍山鎮黨委、政府在改善民生上有哪些新的舉措?
陳光艷:今年,我鎮圍繞改善民生,集中力量,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脫貧攻堅工作,確保今年5個貧困村、2713名建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實現脫貧目標。二是抓特殊困難群眾的幫扶救助工作,確保符合條件對象應保盡保。落實好臨時救助政策,城鎮三無人員救助實現全覆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活困難。三是全力推進社會保障工作,全面完成新農合籌資、小額人身保險和養老保險等各項社保工作任務。四是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深入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五是抓好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工作,全面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健康社區、村創建活動,完成健康促進縣各項工作任務。六是加大村級文化活動室、市民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電力、天然氣、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安裝和改造升級,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七是大力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營造良好教育環境。八是抓好文化工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扎實推進詩詞學校、詩詞之鄉創建工作,深化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力爭把九龍山鎮打造成為全區“生態農業、書香旅游”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