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北京頻道訊 在北京提起草莓,首先想到的是昌平的草莓。如今,“昌平草莓”已經成為昌平區的知名農業品牌和“一花三果”的重要支柱產業。為了促進草莓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華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聯合實施了“昌平區草莓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該項目的主要技術內容有:一是草莓新品種引進與篩選。共引進國內外97個優新草莓品種,最終確定“紅顏”“章姬”為昌平區主栽品種;引進野生草莓、紅花草莓作為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的科技展示項目。二是研究優質草莓苗高效繁育技術,建立草莓組培快繁中心,引進日本育苗立體栽培方式和避雨基質育苗技術。三是建立了標準化草莓育苗基地,組建了專業草莓育苗隊伍。四是確定了草莓重茬園發生再植病主要微生物種類及土傳病害,根據土壤監測結果,選擇不同消毒方式進行土壤消毒。五是開展栽培、植保、土肥、監測檢測多項試驗,制定了2個北京市市級地方標準和2個昌平區區級地方標準。
該項目的實施途徑與措施主要是:建立高海拔育苗示范基地、歐美專業化草莓育苗示范基地、草莓栽培示范基地,開放關鍵技術展示窗;組織開展多形式技術培訓,開展專家講座、舉辦田間學校,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舉辦技術現場觀摩會等;建立完善的全區技術服務體系,成立科技服務隊伍,專業技術人員到鎮包村入戶,確定各村培育草莓栽培示范戶,技術服務全面覆蓋草莓栽培農戶;結合實際生產,形成產業政策。
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效益。兩年累計推廣日光溫室草莓關鍵生產技術14289畝,核心技術覆蓋率達到95%;草莓日光溫室由2000棟發展到8000棟,栽培面積翻了兩番;產值由6700萬元提升至3.79億元,增加了4.6倍,實現了草莓品種從歐系向日系的更新換代。草莓從業人員達到2000農戶、3000余人,產業鏈條輻射6000余人,解決近萬人就業。同時生產技術和種苗輻射到全國草莓主產區,促進了草莓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