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綠網訊 11月15日,立冬時節,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黃河河務局段黃河堤防南側總長度11.4公里、寬100米、近19萬株,連片總面積達1100多畝的銀杏林換上了金色的“衣裳”,一片片金黃色的銀杏葉片或是在樹枝上流連,或是鋪滿了大地,層林盡染,如詩如畫。
按照濟南市槐蔭區“五區一帶”的空間布局,該區正全力打造國家5A級旅游度假區,乃至國際級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千畝銀杏林所在的黃河綠色長廊景觀帶正是這“五區一帶”中的絢麗“一帶”。
目前,濟南市槐蔭區正在構建濟西濕地與水生態公園游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旅游度假區、現代文化旅游度假區、百年商埠風情區、國際溫泉度假區和黃河綠色長廊景觀帶。其中,黃河槐蔭段是小清河源頭和玉清湖水庫水源地,河道總長度14.25公里,是黃河下游典型的彎曲型窄河段,最窄處僅有441米。作為一條地上懸河,轄區內黃河堤防總長度24.28公里。
近年來,堤防兩側從大堤臨河至背河,依次種植了減少水流對大堤沖刷的防浪林、堤防兩側行道林、淤背區銀杏適生林、護堤林以及堤坡草皮等,植樹造林除起到防汛、防風沙、充當城市“綠肺”作用之外,還在萬米黃河堤防一側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銀杏林景觀,這也是黃河流域最大的一片人工銀杏林。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濟南市槐蔭區黃河河務局就啟動了黃河生態景觀線的營造。經過10多年打造,目前,黃河臨河的30米寬防浪林已形成,各類樹木存有量達42.11萬株,初步形成了集臨河防浪林、堤肩行道林、淤區適生林以及護堤防護林為一體的生物防護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