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綠網訊 10日晚,濟南市委、市政府在舜耕山莊貴賓樓舉行儀式,命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為“泉城功勛人才”,給予其300萬元津貼。這是濟南市首次命名“泉城功勛人才”。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出席命名儀式并講話,為王恩東院士頒發證書。美國思科公司首席執行官羅卓克和浪潮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應邀出席命名儀式。
王恩東長期從事服務器系統結構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和工程實現工作,是我國服務器技術領域帶頭人和產業開拓者。他主持研制我國首臺32路通用高端容錯計算機系統,填補國內空白并實現規模化應用,主持建立我國高端容錯計算機技術體系,使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這一核心技術的國家,2015年12月成功當選服務器領域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各類優秀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濟南市委、市政府決定,命名王恩東為“泉城功勛人才”,給予300萬元津貼。
王文濤在命名儀式上代表濟南市委、市政府向王恩東同志表示熱烈祝賀,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各行各業優秀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王文濤說,王恩東同志長期工作在浪潮集團科研一線,是我國服務器技術領域帶頭人。他用自己創造性工作譜寫出人生的華彩篇章,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保障信息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濟南市各級各類人才的佼佼者和杰出代表,不愧是創新的典范。王恩東同志為各行各業人才和自主創新樹立了一個標桿和典型,全市各級各方面都要向他學習。王文濤指出,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沿技術轉折和爆發的時代,應對這些挑戰的核心是掌握技術,而技術的核心是人才。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唯有人才資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戰略資源;唯有人才優勢,才是最具潛力、最可依靠的優勢。我們抓住了人才,尤其是抓住了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就抓住了科技創新和發展的關鍵。多年來,濟南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日益凸顯,貢獻率也越來越高。我們現在提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各行各業都面臨跨越式發展,面臨著技術創新和社會變革。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人才的作用是巨大的。全市上下要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的濃厚氛圍,為濟南的改革發展和培養杰出科技人才做出努力。希望今后濟南能不斷涌現出各類杰出人才,并因此舉辦更多這樣的命名儀式。我們人才工作是全開放的,既培養本土人才,也引進外地人才,對外籍人才也給予同樣待遇。希望濟南能夠成為一個人才向往的城市,干事創業的城市和實現個人夢想的城市,匯聚各類人才最終一起實現“中國夢”。王恩東對被命名為“泉城功勛人才”表示感謝。他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隨著浪潮的成長而成長。長期以來,濟南市為浪潮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浪潮也逐漸成長為一家全球知名企業,自己在服務器領域也能夠集中精力搞研發,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泉城功勛人才”的命名,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對浪潮發展和個人成長的肯定。“泉城功勛人才”對個人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今后為濟南和浪潮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命名儀式開始前,王文濤會見了王恩東及其團隊一行。濟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曉剛,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剛,市政府秘書長李勝利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