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從今年3月17日北京啟動新一輪樓市新政,至今已有一個多月,這期間北京新政出臺頻次不減、保障房供應加速、執法檢查不手軟……有堵有疏、對癥下藥,北京出臺的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正在改變市場預期,并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北京樓市的積極變化已經顯現
4月19日,北京市規土委會同市住建委、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項目管理的通知》,嚴禁擅自改變項目規劃用途作為居住使用,未經批準不得轉讓和分割銷售,堅決打擊利用產業用地炒地炒房的投機行為。此次《通知》所指的產業項目涵蓋科研、工業、酒店、旅游、文化、娛樂等六大類別。從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啟動新一輪樓市新政,至今已有一個多月,這期間北京市新政出臺頻次不減、保障房供應加速、執法檢查不手軟……北京正用一場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調控,改變市場預期,促使北京樓市出現積極變化。
此次出臺的最新政策是北京市在近期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基礎上,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擅自將工業、科研等項目改變為居住用途并分割轉讓等市場亂象,對現行政策體系的又一次“拾遺補缺”。《通知》首次提出要實施產業項目退出機制,要求區政府、園區管理部門從產業內容、產值、稅收、就業、生態環保等方面定期對產業項目實行綜合評估,對不符合要求的,實施產業項目退出機制。
此前,北京市住建委、規土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嚴格商業辦公類項目規劃建設行政審批的通知》余溫尚在。這是對3月26日針對禁止將商業辦公類項目擅自改變為居住等用途公告的細化。明確3月26日前未辦理施工許可證的此類項目,均需按要求修改設計方案后,重新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力圖杜絕商辦類項目擅自轉為居住的可能。與以往由幾個部門聯合出臺一個指導性政策的調控不同,近一個多月來,北京市本輪樓市調控出臺的10余項政策形成環環相扣的“屏障”,針對房地產市場相關的各個因素層層發力,力圖讓住宅回歸居住本質。調控首要打擊的是投資投機性購房。3·17當天起,二套房“認房又認貸”,首付比例最高提至8成。此后又規定,離婚1年內購房按二套房貸執行。將繳納個稅標準從過去的“連續5年以上”,改為“連續60個月以上”,并將住宅平房納入限購。政策迭出,絕不手軟。
此外,針對去年西城區某胡同里一處幾平方米的“雜物房”,因為“實驗二小學區房”而身價飆升;以及2017年初四合院里一條過道也被稱為“學區房”掛牌出售等情況,此次對“學區房”的整治也力度空前。據介紹,今年小學入學,北京將嚴查房產實際居住情況,“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戶”等無法滿足基本居住條件的房子一律不能作為入學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