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一直被視為財富管理金字塔頂端的私人銀行,到如今已經走過第十一個年頭。近年來,私人銀行成為各家銀行最為看重的業務之一。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顯示,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的重點調查中,私人銀行已經取代信用卡業務,成為關注度的第三名。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門檻有高有低,為了爭奪客源,原本的一些“硬杠杠”如今變得“彈性十足”。另外,私人銀行這種“高大上”服務的背后,也需要客戶經理自己出門跑客戶,拓展客源市場。某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要維護好現有的高凈值客戶、提升客戶的黏度,讓客戶放心把資產交給銀行打理,拼的不全是專業能力,最主要拼的是人品,“人品決定了客戶對你的信任程度,而這種信任是私人銀行業務拓展的基石”。
不用擠在營業大廳長長的排隊大軍中,坐在典雅的貴賓理財室里,一邊品嘗著精致的飲料和茶點,一邊享受著彬彬有理的客戶經理一對一的專業服務。沒錯,這就是銀行提供的私人銀行高端服務。記者走訪了部分銀行的私人銀行中心發現,這里的環境很難讓人聯想到銀行,或許說更像是一些高級餐廳。私人銀行中心大廳內擺放的沙發茶幾,有兩人議事的沙發軟座,也有可以滿足家庭商議的多人座位。另外,還配備了電視機以及自助熱飲咖啡和茶水,整體的布局透著精致。再往里走,通常就是風格典雅、各有特色的會客室,專門為賓客打造的。
但是,為了爭奪客源,有的銀行原本的“硬條件”如今在激烈競爭的局面下卻變得“彈性十足”。某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甚至私下承諾,資產不達標的也能成為私人銀行客戶,而且也可以享受一些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的服務,只不過,有的產品硬性要求資產達到1000萬元的則無法購買。據了解,大多數銀行對私人銀行客戶銷售的產品仍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也有股權類、另類投資、海外投資、家庭財富保障與傳承、融資等服務。目前,私人銀行各行業、各年齡層次的客戶都有,主要群體還是中小企業主,其余包括一些企業高管、專業投資人士等。而這些客戶群體中,年齡階段不同,需求也不一樣。中老年客戶對保值更為關注,這部分客戶群體考慮更多的是財富傳承,而青中年客戶則對資產升值更感興趣,更傾向于投資。30歲以下的客戶主要是富裕家庭的子女,是銀行的潛力客戶。
另外,高凈值客戶享受到的銀行服務自然也與普通投資者不同。每個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對接的客戶數量大約為30人到80人。主要根據客戶經理的工作年限和個人能力,工作年限長并且有經驗的客戶經理對接的客戶數量相對多一些。而支行網點由于客群量大,每個理財經理管理的客戶量較多,少則一、兩千人,多則四、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