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北京市朝陽區’意味著這片土地向著太陽,永遠充滿活力和希望。60年的發展歷程有力地印證了這個寓意,朝陽人也通過奮斗生動地詮釋了這個寓意。”在今天召開的2018北京CBD創新發展年會媒體見面會上,朝陽區委書記王灝表示,朝陽區經過60年的不斷發展和40年的改革創新,取得了振奮人心的發展成績,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區域特色。
朝陽建區60年 從首都農業大區到首都經濟大區。朝陽區,在1925年首次設區時史稱東郊區 1958年5月,原北京市東郊區更名為朝陽區。到今天,朝陽區已經走過了60年歷程。從首都農業大區到首都工業大區再到首都經濟大區,朝陽區通過60年的發展完成了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王灝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朝陽區圍繞高水平建設國際商務中心區、文化創新實驗區、和諧宜居模范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發展目標,正確處理舍與得的關系,積極推進減量發展,推動了區域功能、人居環境和城市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據王灝介紹,朝陽區在北京全市營商環境考評中排名第一,基本形成了以國際化為特征,以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全區有上市企業36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0家。57家、281.7萬平方米老舊廠房向文創產業特色園區轉型,全區注冊文創企業達8.9萬家,形成了文化創新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王灝表示,未來朝陽將繼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今年全區GDP有望突破6000億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望加速實現。同時,全力推進減量發展,2020年朝陽區建設用地將減量33平方公里,到2035年減少71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8%、城六區的74%。朝陽將持續推進減重減負減量發展,加速低質低效產業和業態退出,加大存量違建拆除力度,嚴防違法建設、“開墻打洞”等反彈回潮,力爭今年完成8.25平方公里減量任務
大尺度綠化看朝陽加快建設首個“公園城區。“朝陽區兩年來累計拆除騰退2293萬平方米,其中拆違2039萬平方米,疏整促專項行動綜合排名始終位居全市前列。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7.66%,得到了市領導‘大尺度綠化看朝陽’的肯定。”王灝表示,朝陽區聚焦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下大力氣“留白增綠”“騰籠換鳥”。“十三五”以來,朝陽區完成平原造林3719畝,新增改造綠化面積840公頃,建成大中小微公園50余處、健康綠道48公里,全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7.66%。未來,朝陽將規劃建設城鄉一體的綠地系統,打造城市副中心西部生態帶,加快建設首個“公園城區”,今年將完成15680畝百萬畝造林建設任務。
據王灝介紹,朝陽區在一綠地區先后建設了23個郊野公園,一道綠隔已在朝陽版圖上貫通形成閉環。目前全市正在推進的12個公園中有9個是朝陽的。今年,朝陽將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城市森林型景觀生態林建設工程,進一步提高綠色空間連續性。在“一綠”地區建設城市公園環,在“二綠”地區建設郊野公園環。與此同時,密切關注群眾身邊和城市角落,充分利用疏解空間,打造21個特色、精致的小微公園。提高原有郊野公園服務水平和景觀環境,使公園從“綠起來”向“美起來”發展。
“六治一增” 建設和諧宜居大美朝陽。朝陽區通過實施治違、治臟、治亂、治堵、治水、治氣、增綠“六治一增”綜合施策,擴大生態空間面積容量,塑造高顏值城市環境。全面落實街巷長制度和小巷管家制度,整治提升822條背街小巷,建設提升100條環境優美大街,基本實現生活垃圾、污水全處理。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朝陽將圍繞“七有”民生要求,持續擴大公共服務供給。力爭到2020年,全區基本實現農村城市化,學前三年常住人口入園率達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0%以上,優質教育資源100%全覆蓋,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實現中小學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90%,在保障房、公租房、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上繼續取得突破,切實增進群眾福祉。加強社區治理,今年將建成57個全要素小區,促進小區有機更新、硬件與軟件同步提升,實現城市肌理調整和功能歸位,讓小區“老得優雅、舊得有味、新得精致、住得舒坦”。
王灝表示,展望未來朝陽的發展愿景,核心就是“美好”。“美”是生活美、環境美、風貌美,“好”就是產業結構好、人文素質好、城市管理好、公共服務好、社會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