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工作這么累,想在休息日好好犒勞自己。只要有假期,我就會去世界各地旅行,已經去過韓國、日本、緬甸和好幾個歐洲國家,土耳其、以色列、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都在我未來的旅行清單上。”上海某律所的年輕律師吳辰偉對記者說,盡管自己收入還不錯,但動輒兩三萬元的旅行花費也讓他覺得有些頭疼。所以今年“十一”假期和女友去塞班島度假,吳辰偉在去哪兒旅行網預訂時就選擇了分期付款。“包含往返機票和五星級酒店住宿的7天塞班島自由行,如果一次性付款,兩個人總價是22100多元,我選擇的是分12期付款,每期還1960元左右,這種付款方式為我減輕了用錢壓力。不一定賺多少才能花多少,‘先消費后付款’很受我們年輕人歡迎。”吳辰偉說。
80后、90后等年輕一代消費方式的改變和信用消費意識的增強,是近些年我國消費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來自山東臨沂的劉明露今年24歲,在天津一家創業公司擔任行政助理。“我平時喜歡看日本動漫和綜藝,慢慢地對日語產生了興趣。但是我收入不高,扣除房租和日常開銷后,工資所剩有限,沒辦法一次性付清學日語的錢。”劉明露說,近兩年她喜歡上了“先消費后付款”的模式。去年她用螞蟻花唄在淘寶上分24期購買了一部華為P10手機,今年3月用招行信用卡刷了一臺聯想筆記本電腦。“這次我報名滬江網校的日語課用的是京東白條,分6期免息,每月還款510元。以后我還想學學商務英語,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且能及時還款,花未來的錢滿足今天的愿望,我覺得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通知,要求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提供和改進差異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與之前的政策措施相比,“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是比較值得注意的信號。擴大內需是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近段時間消費增速有所回落,應著力發揮金融對消費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正是近期的消費升級大大促進了消費金融的發展;反過來,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也會進一步助推居民消費提質升級。尤其是從行業看,借助金融科技的驅動,近年來消費金融產品的用戶體驗持續提升、用戶門檻不斷下沉,推動了一些消費領域升級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