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2017年農業需水量比2016年減少了46億立方米,但仍占需水總量的62%,在節水灌溉方面,我國與其他國家還有明顯差距,在提高農業灌溉效率上還有很大潛力。”這是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劉秀麗近日做客中國經濟網時告訴記者的。
劉秀麗表示,從農田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這個指標來看,從2004年的439立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394立方米,下降幅度是比較大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農業用水占比2017年預測仍為62%,在2000年時占比是69%,數據表明,這幾年是逐步緩慢下降的。
占比仍然較高的原因,劉秀麗分析認為,我國灌溉以渠道滲為主,節水率只有20%,節水效果較好的噴灌、微灌等,節水效率分別是30%到50%,甚至能達到80%或85%,但是現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對比我國和其他國家,2014年,我國噴滴灌面積只占11.1%,美國在2009年占比已經達到56%以上,巴西在2013年時占比達到77%,“所以說在節水灌溉方面,我國與其他國家還有明顯的差距,我們在提高農業灌溉效率上還有很大的潛力。” 劉秀麗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