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昨日,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正式啟動。今后,市民或企業辦事不必再到專門窗口排隊,一個窗口可以接受辦理所有部門的所有事項。
“部門擺攤”變“一窗通辦”。去年底,北京對市級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了大規模壓減,壓減后的1121項市級事項中,90%事務均可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
據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審批管理處副處長王建偉介紹,1月2日起,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統一用綜合窗口取代原來的部門擺攤設窗,讓市民、企業在辦理不同部門的不同事項時,不需要再重復排隊。此舉也為今后開展不同事項之間的一表受理、并聯辦理奠定了基礎。改革后,市政務服務中心共設立窗口130個左右,比改革前的186個減少了近三分之一。這些窗口被分成6個區,每個區20到22個窗口。這些窗口又分為咨詢、辦理、領證三類,可根據等候人員的數量隨機調整,如果辦理量特別大,可以臨時增加辦理窗口,以加快辦理進度,減少等候時間。
市民發現兜底條款可舉報。窗口顯著減少了,辦事效率會不會下降?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審批管理處副處長王建偉表示不會。他解釋,以前有的窗口忙,有的窗口閑,造成部分資源閑置浪費。目前的窗口量,是根據2018年度的工作量測算得出的,保證窗口工作量相對飽和,資源高效利用。
目前,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人員均為購買服務人員。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通過制定詳細完備的窗口人員管理制度,對窗口人員從“面子”(著裝舉止、服務用語等)到“里子”(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事項辦理流程)都進行了規范化培訓,提出了明確要求,力爭進一步提升大廳服務的規范化水平。王建偉說,原來各審批部門的窗口人員不再承擔窗口值守工作,可以在后臺專心于審批工作,后臺審批力量得到強化;另一方面,一窗綜合受理可以匯聚不同事項的關聯信息,為推進信息共享和資料復用提供了條件,審批效率必將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大廳辦事更透明也更公平。”王建偉說,消除兜底條款之后,所有事項辦理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都明明白白,市民辦事不用擔心白跑。“如果市民發現有的辦理事項還有兜底條款,可以通過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舉報,相關部門將予以糾正。”王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