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它要與河北雄安新區錯位發展,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業總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遷,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要嚴格控制城市規模,不搞大規模房地產開發。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2018年12月27日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2019年1月3日該批復公布并披露了以上內容。
批復指出,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要切實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北京城市副中心將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用地規模、建筑規模。以舒適宜居為標準,將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刂圃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刂圃100平方公里左右。副中心將以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為主導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通過市級黨政機關和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搬遷,帶動中心城區包括學校、醫院等其他相關功能和人口疏解。
批復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與河北雄安新區錯位發展,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業總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遷,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要把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批復指出,要實現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促進協同發展。要強化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堅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
批復提出,未來要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沒有“城市病”的城區,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實現住有所居,強化組團中心和家園中心建設,就近滿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業率,實現職住平衡發展。
批復指出,必須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